Mon - Fri : 09:00 - 17:00 上海静安区市北高新38号
访问手机版

扫码访问手机版

App下载

手机扫描下载App客户端

电话: 400 4567 8910
返回顶部
民国以来津门武术组织发展概况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26480次阅读 2次回复
阅读排行
kenbli
2015-2-7 10:02:57
民国以来津门武术组织发展概况 看电影的博客




民国初期,习武开禁,民间习武之风盛行,群众自愿结合的民办武术组织纷纷建立,是津门武术组织发展的鼎盛时期。在数十年间,天津建立了众多不同规模、不同形式的武术馆、社及学会、研究会等社团组织。
  其间,津门武术组织曾遭到破坏瓦解,武术运动处于停顿状态:一是侵华日军占领天津期间;另一是“文革”动乱时期。经过这两次磨难,如今津门武术组织虽有所恢复,并没达到往昔的火爆程度。抚今追昔,尚须努力。
据统计,民国以来津门曾存在过如下武术组织:
  (一)中华武士会天津分会 民国元年(1912)成立。会址:河北公园。
  发起人:李存义、卞丹亭、冯国璋
  李存义,字忠元(1847——1921),河北省深县人,形意拳家,人称“单刀李”。自幼从师形意拳家刘奇兰习武。艺成后以保镖为业,在保定开设万通镖局。八国联军入侵时,参加义和团进津,手持单刀冲入敌群,勇猛杀敌。人送“单刀李”绰号。1912年开始在“天津中华武士会”任总教习。是最早将形意拳传入天津的人之一。其著名弟子有尚云祥、郝恩光以及号称“定兴三杰”的李彩亭、李跃亭、李海亭等。
  中华武士会天津分会宗旨:传习中国固有之武术,锻炼国民之体魄。以形意拳、剑术为主,其它拳种技术随时加入。曾在河北区、河东区设两个讲习所。会员达百余人。
  1912年10月18日,在河北区讲习所举行了全国秋季大会,观众上千,表演者有来自广东,河北蠡县、河间、安国、高阳、深州、武清、枣强、吴桥,北京,山东等地的武林高手约六十余人。1915年10月7日召开整顿会议,推举卞月庭为会长,杨晓林为副会长,李忠元为教务主任,李彬堂为教员。1916年4月2日在河北公园举行了讲习专科班首届毕业典礼,毕业者有王恕、杨琪、闫道生、罗斌、胡岗等5人。
  (二)天津武术学会 民国12年(1923)7月22日成立。会址:西马路讲演所。
  筹办人:张廷弼、萧致中、张裕良、王德明、张继马等。同年8月6日在《大公报》上发表“宣言书”;8月27日推举钱仲玖为主席。
  学会的宗旨是:发展体育,提倡国技。会章12条。研究习练内容设有:劈卦、弹腿、翻子、戳脚等。会员55人。
  (三)天津进德武术研究会 民国12年(1923)8月底成立。会址:城隍庙内鲁班殿。事务所设在南开西营地西方庵。
  主持人:武希臣,副会长:王毅夫。
  宗旨:以发展体育及矫正武术之积弊,增进个人道德为宗旨。研究会章程13条。
  研究习练内容:以清手翻子、戳脚、枪、刀为主。会员100余人。
  (四)天津道德武术研究会 民国12年(1923)11月成立。会址:河东沈庄子。
  由基督教徒创办,主持人:窦英堂。
  内容:八极拳、弹腿、形意拳等。会员数十人。
  (五)中华武术俱乐部民国13年(1924)7月9日成立,1924年9月4日批准立案。章程13条。地址:河北区黄纬路黄远里。
  部长:张占魁
  张占魁,字兆东(1864——1948)河北省河间县人,形意拳传人。幼时习少林拳,善技击。又从刘奇兰、董海川习形意拳、八卦掌。清末,在天津县衙当差。民国初年,在探访局工作。是形意拳在天津早期传播者之一。曾击败德国力士,当时名震京津。后寓天津。热心提倡武术。其著名弟子有韩慕侠、姜容樵、魏美如、赵道新、马其昌、裘稚和等。
  俱乐部总教练员邱树林。教员张雨亭。干事:张子腾、门育鸾、张务滋、耿延槐、白景阁。
  (六)天津市国术馆 民国17年(1928)成立。馆址:在当时社会教育办事处内。
  馆长:马良,副馆长:王毅夫。
  1930年1月迁址到河北区金钟桥旁大王庙内。后由刘丕同担任馆长。
  设有练习班:初级班6个月毕业;高级班2年毕业;师范班6个月毕业;中级班1年毕业。
  教员:王毅夫(劈卦)、胡维昆(五子拳)、许卓然(太极拳)、郭汉之(形意拳)。
  课程内容:形意拳、八卦、太极、五子、劈卦、少林、通臂、摔跤、刀、枪、棍、剑等。
  天津市国术馆成立之后,八卦拳师肖海波在城隍庙创办第一国术馆。随之第二、第三……至第五国术馆相继成立。分布在全市各处,传授各种不同的武术拳械套路。还有李瑞东创办的天津武德会;张喆创办的通臂拳术社;谷凤鸣创办的风云国术社;周树林创办的修武国术社;以及志良国术研究社、道德武术社、思诚里武术馆、青年国术社、国术健康社、英武国术社、海京国术社等武术社团的相继建立,对天津武术的发展起了很大推动作用。
  (七)河北国术馆 于民国17年(1928)12月23日在南开中学大礼堂举行成立大会。警备司令傅作义到会讲了话。
  (八)天津县国术馆 民国十八年(1929)4月1日成立。馆址:东马路东门南公安局运动场旁。
  馆长由李××(县长)担任。名誉馆长:曾廷毅。副馆长:任香谷。后选举高志仁为馆长。任香谷、薛颠为副馆长。整理委员:梁兆亭、高志仁。教务主任:薛国兴。教员:张若愚、张东生。专务主任:张春生。
  设有普通班,3年毕业;速成班半年毕业;简易班由学员自择课程。
  内容:形意、八卦、游身、太极、连环掌、卫身柔术、剑术、少林,各项长、短拳、花拳、刀、枪、棍、戟等器械。
  1934年9月9日,该馆在草厂庵警察教练所召开国术社长会,改选正、副会长,到会代表十余人,由副会长薛颠报告会议意义。会上公推张志谭为馆长,刘震章为副馆长。
  (九)天津武术馆 民国5年(1916)成立。后改为武术专馆。馆址:河北区宇纬路
  馆长:韩慕侠(详见人物篇)。
  (十)无极国术社 民国20年(1931)创建。社址:东门外天后宫后院。
  社长由天后宫主持张修华和王少三担任。1941年由高凯庭任社长。
  高凯庭,天津市人,幼时得无极拳师徐永庆真传,无极拳传人。数十年精研无极、坚持传授无极拳,授徒众多。1940年天津特别市国术研究会成立时,任干事。并在天津第六十四国术社任教。1941年6月,无极国术社举行建社十周年表演大会。由高凯庭主持,参加表演的人均为武术界名家、高手。

  (十一)、天津特别市国术研究会民国19年(1930)11月10日在河北区五马路市立体育场举行盛大建会仪式。总干事杜科,副总干事李子扬、张壁如、高志仁。形意股长王凤林,八卦股长石仲义,太极股长项雅田,少林股长邢连科。干事郭寿臣、高义盛、韩志权、魏凤苓、李桐山、张玉峰、蒋馨山、周莲佛、张少通、赵克诚、马兴义、翟树珍、侯德丰共24人。
  (十二)、太极拳研究所民国21年(1932)由太极拳名家张庆声(原籍北京)创办。总所设在英租界四十三号路宝善里16号。第一分所在河北马路第十八国术社内。第二分所在南市敦睦里殷大夫诊疗所。
  (十三)中华国术学会天津分会 民国30年(1941)成立。由吴孟侠任主席。
  理事有郭寿臣、邢连科、孙振山、张俊峰、李子扬、沈宝明、孙俊臣、徐明桥、赵左尧。常务理事:孙振山、张俊峰、沈宝明、孙俊臣。候补理事:乔万鹏、翟树珍、张鸿庆、李云章、张同祥。监事:刘凤彩、石仲义、安继海(常务)。候补监事:管永发。名誉理事长:张宝庆
  (十四)北宁国术研究会民国21年(1932)6月成立。会址设在北宁公园内。由郭寿臣任会长。1934年5月26日在宁园举行建会三周年纪念会。张兆东、寇柏年、李春荣、郝铭等30多名国术高手作了表演。
  (十五)天津市武术工作委员会 1951年9月成立。民间各武术门派的拳师、教练、各武术馆社负责人参加委员会,由张文广任主席。
  (十六)武术界学习会武术工作委员会成立后,又成立了“武术界学习会”。该会主要是组织与会人员学习时事政策;在武术运动技术研究上,各拳种门派互相交流,逐渐消除在武术界存在的宗派、封建保守和互相蔑视等旧传统观念和隔阂。参加学习的人数不断增加。每项都有四五十人以上。通过交流,还集体创编了“团结保卫拳”、“迎新剑”。
  棉纺一厂、棉纺四厂、棉纺五厂、棉纺六厂相继建立了武术队。范家庄、李七庄、宜兴埠、纪庄子等建立了武术会。
  (十七)天津武术协会 天津市武术工作委员会后改为天津武术协会,协会办公地点设在南开武术馆。
  1984年天津市武术协会进行调整。由25名委员组成。协会主席人选空缺。副主席有王希斌、刘万福、邓洪藻、郝家俊、李士廉、权宝华。秘书长由邓洪藻兼任,石立峻任秘书。委员有马述珍、牛宝元、傅友山、任俊峰、刘志敏、刘宝玉、牛德海、李恩贵、杨桂茹、苏延泽、肖玉芝、刘瑞文、朗家银、韩文生、任崇德、张永晋、黄金庭、温学连、王学善、高永昆、廉玉友、李文贞、冯德津、张庆余、李良臣、崔同义、宋连元。
  (十八)天津振华武术馆天津振华武术馆1982年3月22日成立并正式开班训练。李士廉任馆长,李文贞任副馆长。馆址设在和平区新华路体育场内。
  振华武术馆设形意拳、八卦拳、太极、少林、长拳和防身术等。教练员31人。学员9000多人。
  (十九)南开武术馆 1982年正式开馆,邓洪藻、田金钟等任教。
  邓洪藻(1917——1988),天津市人。1926年随父习武,1930年从师张喆学通臂拳。1953年在全国民族形式体育表演及竞赛大会上获一等奖。1983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武术辅导员。并应邀出访日本,进行武术教学。为天津市武术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中国武术协会委员,南开武术馆副馆长。
  田金钟(1915—— ),河北省孟村回族自治县人。自幼来津,13岁从河北省新城县石玉山学金钢八式和少林拳,还学了绵掌、小洪拳、太祖拳、跨虎拳、五虎断门枪、黑虎鞭、金钢刀、青龙剑、双钩、双手带等。后拜八极传人吴秀峰为师,学八极拳、八极行劈、硬八式、八极六开八招、罗汉功及软劈卦、硬劈卦、六合大枪、梨花枪、纯阳剑、春秋大刀、八把棍等。对八极拳体会精深。
  (二十)河北武术社 1983年3月14日成立。由傅友山任社长。
  傅友山(1913—— ),河北省徐水县人。自幼拜师天津第九十三国术馆邢连科学少林门拳二十余年,又从师张喆学太极拳。1953年开办益民武术社。1958年到天津新华路体育场业余体校和红旗武术学校任教。创编了六十四式太极剑。自1960年起在南开公园、中山公园、北宁公园等7处办武术辅导站,培训了5000多名学员。在全国武术挖掘整理工作中,荣获雄狮二等奖和纪念奖。1983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武术辅导员,为天津市武术协会委员、河北区武术协会副主席。
  河北武术社设少林、形意、八卦、八极、太极等拳及技击。学员2900多人。
  (二十一)河西武术社 1983年3月成立。
  由黄歧山任社长,黄金庭、孙振坤为副社长。教练员有17人。设少林拳、八极拳、八卦、通臂、劈卦、燕青拳、戳脚、翻子、形意拳、苌氏、长拳、查拳、蛇形拳等。学员2890多人。其中学生1900多人,职工730人,干部约100人。
  (二十二)河东武术馆 1983年3月成立,负责人王振河。教练员11人。设八极拳、形意拳、八卦掌、龙形、六合、密宗、燕青、少林等拳。学员2600多人。
  (二十三)西郊区武术馆 1983年6月20日成立。馆长宝音敖,副馆长李金城、苏延泽、闫玉录、苑则甫。设少林、通臂、八极、秘宗、螳螂、太极等拳术和散手。有教练员8人。学员1200多人。
  (二十四)杨柳青木厂村武术社 1983年春成立。社长王学俭。副社长耿付文、孟广起、杨少安。设太祖、八卦、通臂、金刚拳等。
  (二十五)天津精武体育会 1990年6月30日成立于西郊区小南河。石坚(市人常委会副主任)、仇涌(市体委主任)、岳树功(市财政局局长)、杨宝生(西郊区区长)任名誉会长。傅宝丽(市体委副主任)、张保友(西郊区副区长)任会长;副会长是:张守信、赵以贞、刘占峰、霍文亭、刘万福、傅连和、刘宝惠、彭志明、丁山。常务理事17人,理事15人。章程6章21条。
  (二十六)武清县泗村甸齐东营业余武术班 教练员郑炳章,学员90人。
  郑炳章(1909—— )天津市武清县人。自幼在武清国术馆习武。从安平金树义习弹腿。从东马圈邵泽阳习武氏太极散手,向廊坊澄安和尚习八式、太极十三硬架。向李秀英习李氏太极拳(太极五行锤、八法奇门拳、太极六十四式、金钢八势、太极十三丹等四十几种套路)。艺成后,在天津益章碱厂办武术班,授徒千余人。后任五村少林会指导员,县卫队、县公安局教练员。徒弟遍及北京、天津、浙江、宁夏、河南及东北等地。为天津市武术协会委员。
  武清县还有西南庄少林会、孔官屯业余武术班、牛镇武术班、前河淤武术队、大顿邱乡西蒲洼武术队等武术组织。
09711

2015-2-7 10:03:01

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galan

2015-2-7 10:10:46

真是武术百花争鸣的时代,我们这练的形意传自李存义、张占魁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精彩评论2

09711

2015-2-7 10:03:01

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galan

2015-2-7 10:10:46

真是武术百花争鸣的时代,我们这练的形意传自李存义、张占魁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Nexer提供广泛的专业服务和高度专业化。我们为私人和上市公司提供服务。我们拥有超过35年的经验。
  • 手机触屏版

  • 手机APP

  • 微信公众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 星点互联设计
  • 苏ICP备15516793号 | 营业执照   |星点互联科技有限公司|鲁ICP备19001237号-21|鲁公网安备 4236902302000354号 QQ|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21:00

微信:yituqu520

QQ:1575389080

扫码添加微信好友

Q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