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 - Fri : 09:00 - 17:00 上海静安区市北高新38号
访问手机版

扫码访问手机版

App下载

手机扫描下载App客户端

电话: 400 4567 8910
返回顶部
李景林与中央国术馆、山东国术馆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28818次阅读 5次回复
阅读排行
fmx1999
2015-2-3 07:12:06
李景林与中央国术馆、山东国术馆

时间:2009-12-15 14:46来源:未知 作者:吴志泉


在上个世纪的二三十年代,被美誉为神剑李剑侠李的李景林先生,是当时 武术 界中的叱咤风云人物。但大都仅闻其声誉,而未见其神韵,仅知其红得发紫,而不知其去得突然。但知其假象,不知其实相。成为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神秘人物,成为二十世纪武术界的一大谜团



在上个世纪的二三十年代,被美誉为“神剑李”“剑侠李”的李景林先生,是当时武术界中的叱咤风云人物。但大都仅闻其声誉,而未见其神韵,仅知其红得发紫,而不知其去得突然。但知其假象,不知其实相。成为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神秘人物,成为二十世纪武术界的一大谜团。
  后人由于追慕者很多,知情者很少。抹黑者虽极少,但造成恶果却极大。使李景林的形象受到扭曲变形和蒙冤。笔者是杨奎山的嫡传大弟子,是李景林的嫡传大徒孙。经多年研究及各种原因的拖延,直到今日才将鲜为人知的事实真相公开,还李景林本来清白和光辉形象。下面有几点说明。
  一、本文内容是以恩师杨奎山对笔者在以往二十多年里的陆续口述为主,以诸桂亭师伯、赫家俊师叔、王喜林师叔、杨国侠世兄、李天骥师兄、赫丽娜师妹等叙述为辅助。
  二、以《浙江国术游艺大会》及《民国人物大辞典》等典籍为依据。以《中华武术》、《武当》、《武林》、《武魂》等武术期刊为参考资料。
  三;向提供重要资料的舟山市金子坤、西安市郭叔藩、锦州市邱万春、武汉市陈湘陵、句容市张辉等各位同仁致谢。
  四、文中大部分人物均是笔者前辈,为简化称呼,均直呼其名,望各位谅解。
  五、笔者经过多年调查研究,对本文绝对承担历史责任和道义责任,要为后人研究“李景林武术思想体系”和研究历史,拨开“云遮雾罩”及扫除“暗礁黑流”,提供一条明晰净洁的“循经脉络”。文中凡涉及个人意见时另有{}加笔者注。
  六、本文因时间跨度长,涉及面广、内容多,难免疏漏,望同道和有关人士不吝进行有依据的批评和补充。
将军爱武技,小站招教习
     李景林,字芳宸,1885年(清光绪十年),生于河北枣强恩察前七家村。从小酷爱武术,在家乡习燕。青门及二郎门等武术。少年入奉天的“育字军”{清朝办在沈阳的学生军校}。因他聪颖及武术墓础好,受到军中“管带”{清朝军官的职称}宋唯一的喜爱。宋唯一是武当丹派一位剑侠,对李景林单传秘授了武当剑法。八国联军入侵中国,“育字军”解散,师徒从此各奔前程。16岁的李景林回到家乡,少年壮志闲不住,在进保定军校前特地带艺投师到近邻永年,向杨建侯学艺,成为杨家稀有的外姓徒弟之一,并与杨澄甫结下深厚友谊。在“保定军官学校”毕业后,到奉军许兰洲部,历任团长、旅长等。
  习武出身的李景林,治军特别重用武术,在军中建立专业武术队,强化贯彻“武术在实战中学,在实战中用”的原则。他用武术方法来训练土兵的近身格斗和搏杀本领,特别是在骑兵中设“斩劈活靶与活靶反击”的训练课目,并常亲自参与示范。因他精于剑术,在奉军和东北地区,早就有“神剑李”的美誉。所以李景林既是一位武术军事家,又是一位军事武术家。
  1920年,李景林任奉军第三混成旅旅长,部队驻扎在天津小站{原北洋军驻地},为了增强以傅振嵩为队长的武术队力量,李景林决定公开招考“武术教习”三名,考试拳械四项,免考剑术项。消息传开,河北省竟有二百多人报名参加考试。经过数天的比赛,个八岁的杨奎山获得第一名,他参赛的项目是六合太祖拳六合三进刀、六合枪、六合刀里夹鞭等四项。在表演中,所有二起腿、旋风腿、蝙蝠腿及空中摆莲等腾空动作,其屁股的腾空离地高度均在二公尺以上,身轻如燕,潇洒飘逸,显见其轻功特佳。李景林在惊喜之下,公布增加第四名,将二、三、四名编人武术队,将杨奎山留在身边,收作亲随徒弟兼贴身保镖。
  
三代喜相逢 武运上青天
  大武术家许兰洲擅长一对双钩,行钩时,犹如彩蝶纷飞、天女散花,在武术界中是闻名的“行钩花蝴蝶”。李景林原是他的部下,所以许兰洲是李景林的常客,见到李景林的爱徒杨奎山后,羡慕不已,赞不绝口。于是,李景林介绍杨奎山拜许兰洲为师,杨奎山便有了第三位老师,很快学得了一套珍贵的“蝴蝶行钩”。
  1922年奉直交恶,李景林升任第三梯队{东路军}司令。准备交战前,李景林在武术队再挑选三人,使自己身边有杨奎山、郭宪三、林志远、黄敬义等四个亲随徒弟。四月二十二日发生第一次奉直战争,开战仅七天,第一梯队司令张学良负伤,第二梯队司令张作相的部将许兰洲师长{杨奎山拜师仅一年多的第三位老师}阵亡,西路军在长辛店失守,奉军大败。后队改前队,第三梯队司令李景林率部二万余人,抵住了直军的追击,在唐山筑成一道防线。七月份,张作霖对奉军进行整编,李景林任陆军整编第一师师长,部队移驻辽宁北镇县。
  北镇就在医巫间山旁,师部下屑丁齐锐营长率部驻正安堡,发现房主宋唯一是位剑侠,立即上报。李景林听到师傅宋唯一在此隐居的消息后,喜出望外,立即率杨奎山、郭宪三、林志远、黄敬义等四个亲随徒弟到正安堡拜见师傅,及徒孙拜见师爷。李景林急不可待地将师傅宋唯一请到北镇县的师部,特办喜宴迎师接风。陪宴者有师军法处长蒋馨山,团长张宪及当地的绅士与商贾,同庆师徒喜相逢,同庆祖孙三代喜相逢。
  这次祖孙三代喜相逢,在武术史上具有划时代的重要里程碑意义。其中有五个重要情节:
  1、在宴席上,宋唯一的情绪很高,大家就乘兴要他表演一个节目。在盛情之下,他即兴表演,说了声“看好”,人就不见了,椅子也未动。大家拍手叫好叫绝。坐在侧席的杨奎山等人,闻声后看到宋唯一全身高高地贴在厅堂一侧墙上。复归坐后,大家问是什么功夫,宋唯一说:这是“地行蛇”接“墙上挂图”。
  2、饭后,宋唯一坐在厅堂中间的椅子上品茶抽旱烟,大家在两边正议论赞美席间的表演,突然眼前一闪,大家看宋唯一正在装旱烟,但天井中荷花缸边上却碴了一锅烟灰。大家又是惊叹又是叫绝,赞美他是真正的“踏雪无痕宋唯一”。
  3、宋唯一审时度势,认为奉直间必定再度开战,李景林是做大事者,要为他训练四十八位剑侠,组建一个特别队伍。但当时只有杨奎山等人能施展轻功上房,其他符合条件的人太少,无法实行。计划虽然作罢,也可见宋唯一的雄才大略。
  4、为了弥补无法训练四十八位剑侠的遗憾,为了让爱徒李景林能够完全继承剑法剑术,宋唯一用了不到半年时间,在1922年底前赶写了中国历史以来唯一的一部稀世珍宝{武当剑谱》,加上早已写好的一部(剑形八卦掌谱》,将两本手稿送给李景林,将一生的心血交给了李景林。此举填补丁中国剑法的文字真空。
  5、在宋唯一的剑谱和言传身教下,李景林完全吸收了武当剑法的精华和真谛,使他的剑法剑术造诣达到一生的巅峰。
  1924年9月12日,张作霖通 电讨直,第二次奉直战争开始,李景林任第一军军长。四个徒弟各有分工,杨奎山是保镖兼管武事,郭宪三管文事,林志远管勤务,黄敬义管生活。行军至山海关下休息,林志远将装有文件及宋唯一珍本的搭裢袋与马鞍卸下,坐在马草堆上抽旱烟,因非常疲劳睡着了。很快草堆失火,待发现已抢救不及,马鞍及搭裢袋烧掉了,(武当剑谱》正巧被蒋謦山借阅而幸免于难,但绝世珍宝《剑形八卦掌谱》却被非常可惜的烧掉了。这次奉直大战,李景林的第一军为开路先锋,锐不可挡,势如破竹,迅速占领直、鲁、皖、苏、浙、沪等大片土地。这时,第一军已扩编为十二个旅的兵力,兼任河北保安司令及省长,不久升任第二路军司令~1925年11月,升任奉军第一方面军团司令。
  李景林的省长公署设在天津。在繁忙的军政事务中;仍关心爱徒杨奎山的武术造诣。由李景林介绍,杨奎山再拜天津的形意名家“铁人尚云祥”为第四位老师,学习形意散打。
  
厌烦战乱 通电下野
  
  李景林的军职极高,管辖面积大,兵力分散。1925年12月,奉军第三军代军长郭松龄倒戈反奉,季景林静观待变。驻扎在张家口的冯玉样部队乘势攻击。养精蓄锐的冯军第一军军长张之江率部攻打京、津。1926年1月,天津被攻陷,李景林尚未撤离,只能在公馆里闭门不出,成为张之江的笼中之鸟。
  李景林的公署在鞍山道70号(原是“静园”,后为溥仪在天津的住处),公馆在四平道88号,公馆的后门就是鞍山道,向东不到二百米,就是公署。这一带已是“日租界”,张之江不能用军队包围李公馆,也不能在“日租界”逮人,只能派便衣暗哨日夜监视,等待机会抓人。
  李景林当然不能一直呆在公馆内,要设法离开。于是研究了一个只有武术高人才能实行的周密方案。一天清晨,约四点钟左右,由李景林侄儿李书泰预先安排的一辆汽车,在四平道沿公馆的一侧由东向西以六十迈速度快速行驶{速度慢容易引起怀疑}。车门开着,公馆大门也开着,杨奎山守在门口,待汽车过来时发出信号,李景林几个人箭步飞身上车。因汽车不变速无异声,在夜深人静中听起来是自然的过路车。李景林出了市区,到了海河及铁路以东的复兴庄王家大院一号杨奎山岳父家中,杨奎山只身回家,与李景林会合后,二人立刻渡海到烟台去济南。
  经此事变,李景林对各种势力混战非常反感,同时对丢失京津,也感到愧对张大帅。经此打击,心生厌烦,萌生退意。在济南召集麾下组成。“直鲁联军”时,故意让部下张宗昌任司令,自任副司令,立即北上攻打冯军。张作霖在平定郭松龄叛乱后,立即挥师南下,在南北夹击下,冯军大败。1926年4月,冯玉祥、张之江向全国通电宣布下野。张之江被赶出占领仅三个月的天律。京津收回后,李景林对张作霖也算有了交代,并主动引昝辞职。1926年6月,李景林通电全国,宣布下野,从此不问军政事,专心从事提倡武术。
率徒南下 力倡国术
  1926年下半年;李景林带领李书泰、杨奎山、郭宪三、林志远、黄敬义等一行六人,从天津乘海轮南下上海。上海的十六铺码头,有以曹幼珊为首的一百多大欢迎队伍,举着横幅欢迎标语,每人手中拿着欢迎小旗,一路上喊着欢迎口号,敲锣打鼓放鞭炮,所经之处,不少人知道情况后都自动加入欢迎行列。队伍越采越长,浩浩荡荡竟有五六百人。对一位武术家来说,这是前所未有的盛况。
  一行六人先在曹幼珊家中,也就是延安东路“大世界”后面的宰牛公司附近。这曹幼珊是苏浙沪地区的青帮大首领,势力及能量很大,黄金荣、杜月笙都是他的“通”字辈学生。{李、曾二人素不相识,曹为何如此盛情?笔者认为:青帮的特点之一就是善于结交各种势力的台上或下野的上层人物。当时奉军正势力大,包括上海,少帅张学良在上海,曹幼珊肯定要拜会给交。李景林是奉军第一方面军司令,属上将级重要人物,平时与张学良关系很好,现在又突然向全国通电下野,又成了当时的新闻人物。李景林要在全国大力提倡发展国术的愿望,是曹幼珊主动向张学良表示愿意帮助的。}

上海闸北区开封路有一座“更新舞台”,是上海当时最大的戏院,能容坐四千人。老板王永山也是青帮通字辈的人物,他欢迎李景林特别积极,带着儿子王喜林及表甥郝家俊二人到十六铺码头欢迎后,又带着二人第一个到曹幼珊家,命二人向珊爷及李景林叩头。曹立即向李建议收他们二人为徒。李当然要给曹面子,就说:这是我们有缘,算是我到上海收的第一批徒弟吧。”曹又趁热打铁说:“家中有香堂,可行拜师大礼。”李书泰立即提出异议,要另择良日。大家都明白,在青帮香堂行拜师礼仪是不妥当:的,都说另择吉日。
  李景林到上海后,立即邀请志同道合的孙禄堂来沪共商提倡国术事宜。于是,大家住到法租界爱多亚路的梵皇宫饭店{这定黄金荣开的饭店,后曾改成“大千世界”}。李、孙二人住在二楼,李书泰、杨奎山、郭宪山、林志远、黄敬义、郝家俊、王喜林等七人带枪轮流值班。杨澄甫到上海,住在李景林的右边房间,后到“浙江国术馆”任教务长。
倡建中央国术馆又荐张之江
   1927年,蒋介石建立南京政府后,下半年特派邵力子到上海,请李景林建立“中央国术馆”并任馆长。李景林不愿意,建议由张之江担任,并请邵力子代为致谢蒋介石。1928年3月24日,“中央国术馆”在南京建立,张之江任馆长。对此,有以下七点说明。
  1、1927年,国内战争与政局混乱,蒋介石建立南京政府后,有千头万绪的事情要做,特别是对付@@@,蒋介石绝不会主动考虑建立一个与军政无关的“中央国术馆”。
  2、李景林在上海奔走呼吁了一年多,要洗雪“东亚病夫”之耻辱,要提倡“全民国术化”、国术能“强身强国强种强族”,这在当时是绝无仅有的第一人,且具有强大的号召力与影响力。对此种顺水推舟、一举两得之事,蒋介石是会做的——既可拉拢一,位奉军高级将领,又可收买一点人心。所以,“中央国术馆”就建立了。
  3、蒋介石既然被李景林所“逼”同意建立“中央国术馆”,顺理成章应由李景林肩挑。于是,在下半年特派邵力子到上海请李景林。出乎所料的是,李却不同意,而建议请张之江出任。任何事情的发展都有一个过程,绝不可能是蒋介石心血来潮,突然之间要找一个熟悉的,在扬州当寓公的张之江来建馆并担任馆长。
  4、李景林既然提倡国术,为何又木肯担任“中央国术馆”馆长?原因是李不肯担任官方职务,受蒋掣肘,只想自由自在能进能退地提倡国术。
  5、李景林为何推荐张之江?李、张二人在战场上交恶,互把对方赶出天津,同是将军级人物,同是通电下野人物,二人互不相识,更是毫无交情可言。李景林不肯出任“中央国术馆”馆长之职,但绝不可能一推了事,必须找一个情况相当的人代替,考虑到张之江是最合适人选。所以,李景林建议张之江出任“中央国术馆”馆长,完全是“金蝉脱壳”之计,是为了脱身。
  6、蒋介石为何又同意张之扛出任中央国术馆长一职呢?蒋根本就不重视国术,既不认识李景林,更不认识张之江,建立“中央国术馆”本就是“顺水推舟”、“一箭双雕”之事。李景林是奉军中一只东北虎,张之江是冯军中一只西北狼,如今东北虎未抓住,先抓住一只西北狼,也是可以接受的。
7、张之江出任“中央国术馆长”是突然妁,为了慎重其事,他请冯玉祥出任“中央国术馆理事会理事长”,自己取得“西北国民军全权代表驻南京首席联络官”的身份,蒋介石就不能随便调遣他了。
设世纪擂台 汇天下豪杰
沪杭三载弄风雨 国术渐兴迎春晖
   李景林在上海、杭州的三年多时间中,为国术发展做了以下工作:
  1、提倡全民国术化,国术能强身强国强种强族,强化振兴民族精神,促使蒋介石成立“中央国术馆”。  2、举办世纪之最的全国打擂比赛,即“浙江国术游艺大会”。
  3、在上海举办两次打擂比赛。全国打擂比赛结束后,人员全部离开杭州,大部分要经过上海。在李景林新收的徒弟中,有部分要跟着学武当剑,这等于要李建一个教学基地。对此,李早已派李书泰持信去济南见山东省长韩复渠,筹备创建“山东国术馆”,所以在上海等待消息。所有人员对全国打擂比赛余兴未了,要求在上海继续进行,于是产生了“第二次打擂”。第一天在“逸园”跑狗场,因是冬天,又是露天,比赛进行中又下大雪,第二天就改在“大舞台”进行(后改名“天蟾舞台”)。有一次抽签是窦乃庚对郝家俊,窦知道郝的钻拳厉害,上场店不敢硬拼,就用“太乙醉拳”摇摇摆摆,恍恍悠悠地走偏门进攻,结果窦被郝又摔又打击倒在地。当时上海报纸说是“十一朗拳打青面虎”,郝家俊获二次打擂第十四名。
  4、创建“山东国术馆”。韩复渠积极支持建立“山东国术馆”,条件是要李景林挂名“山东省副主席”。李书泰立即在济南九纬路租下一座“戴公馆”,作馆址准备。孙禄堂也要去镇江任“江苏国术馆”馆长,李、孙二人朝夕相处三年多,从此分手。
  5、李景林公开历来秘传的武当剑。武当剑术是道家内部代代秘传单授的,是国术中的奇葩,传至李景林为第十代,从他手里开始向社会公开。隐迹已久的剑法重现武坛,这是震惊国术界的天大之事,公开传授的是“武当对剑”,由亲随徒弟杨奎山代师具体教学传授。李景林“于无剑处,处处皆剑”的纵横飘忽。出手如闪电,运剑出神入化的高超境界,完全征服了国术界。使得早巳闻名奉军和东北地区的“神剑李”、“剑侠李”和“飞剑李”等神化美称又纷至沓来,使李景休成为震惊武林的叱咤风云人物。
  6、李景林广泛收徒。从上海到杭州,特别是全国打擂期间,李景林闪掌击飞郭某挑战的上乘功夫,震惊国术界,拜师的更多,包括多位“监察委员”。在三年多时间中,前后有五百多人向李景林递帖拜师,或许是这些挂名的“二岔子”徒弟出于对李景林的敬佩。这样的广泛收徒,影响很大,成为国术界中罕见的美谈。下面介绍三个情况。
  (1)杨澄甫与李景林是世兄弟关系,关系很好。因杨家无剑术项目,所以杨澄甫让自己的徒弟武汇川、田兆麟、诸桂亭、董英杰、陈微明(后人称“五虎将”)、徐思允、叶大密等,先后拜李景林为师学武当剑。
  (2)河北任丘膜州镇人黄杰之,介绍儿子黄元秀拜李景林为师。黄元秀在杭州西湖边的别墅里宴请李景林,一起拜师的有同多好友“浙江国术馆”教务主任诸桂亭及苏景由等人。后来诸、黄二人是学武当对剑的最佳一对,1935年,黄元秀编《武当剑法大要》介绍五路武当对剑。
  (3)李景林在新收徒弟中,对曾在江苏国术馆的李庚澜(全国打擂第 14名)有好感,收为亲随徒弟,成为黄敬义失踪后的李景林四亲随之一。
  7、12月中旬,上海跌路局为李景林特发北上济南专车一列,专车在南京停留三天,李景林与张之江二人互作礼节性拜访,并互作欢迎与告别宴请。二人在生平中仅此一见,既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第3天专车离南京北上。李景林到济南后,即宣布“山东国术馆”成立。

感谢让我们了解到一位传奇人物。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hn_wwb

2015-2-3 07:25:55

时称武术三杰:  孙禄堂  杨澄浦 李景林。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liaodu

2015-2-3 07:28:05

感谢楼主分享资料。那个时代风云际会,英雄辈出,确是一个大时代,高人群出的时代。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right

2015-2-3 07:30:46

“地行蛇”接“墙上挂图”,哈哈,好功夫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paky

2015-2-3 07:39:07

谢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精彩评论5

感谢让我们了解到一位传奇人物。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hn_wwb

2015-2-3 07:25:55

时称武术三杰:  孙禄堂  杨澄浦 李景林。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liaodu

2015-2-3 07:28:05

感谢楼主分享资料。那个时代风云际会,英雄辈出,确是一个大时代,高人群出的时代。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right

2015-2-3 07:30:46

“地行蛇”接“墙上挂图”,哈哈,好功夫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paky

2015-2-3 07:39:07

谢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Nexer提供广泛的专业服务和高度专业化。我们为私人和上市公司提供服务。我们拥有超过35年的经验。
  • 手机触屏版

  • 手机APP

  • 微信公众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 星点互联设计
  • 苏ICP备15516793号 | 营业执照   |星点互联科技有限公司|鲁ICP备19001237号-21|鲁公网安备 4236902302000354号 QQ|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21:00

微信:yituqu520

QQ:1575389080

扫码添加微信好友

Q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