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 - Fri : 09:00 - 17:00 上海静安区市北高新38号
访问手机版

扫码访问手机版

App下载

手机扫描下载App客户端

电话: 400 4567 8910
返回顶部
史上最强虎爸:两个子女正国级,三个女婿正国级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21826次阅读 0次回复
阅读排行



教育是拼爹的。三个子女,正国级;三个女婿,正国级;其余的也是非富即贵。作为父亲,百年来无人出其右。

一次记者会上,记者问法国作家大仲马:“在您所有的作品中,您最满意的是哪一件?”
大仲马想起了前不久凭着《茶花女》名噪一时的小仲马,温情地说:
“我最满意的作品不是我的成就,是我的儿子,小仲马才是我最满意的作品。”
一个成功的父亲,他的成功之处一定不是他的事业,而是他对于孩子的培养。
如果拿这个问题问宋耀如,他一定也会是一样的答案。
看看宋耀如的子女:
宋子文 —— 中华民国行政院院长,相当于现在中国国务院总理;
宋美龄 —— 中华民国第一夫人,在政府内也多有兼职;
宋庆龄 —— 中华民国“国母”,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
再看女婿:
孔祥熙 —— 中华民国行政院院长,相当于现在中国国务院总理;
孙中山 —— 中华民国缔造者,大总统;
蒋介石 —— 中华民国总统,国民党老大。
用今天的话讲,三个子女,正国级(宋美龄相当于正国级);三个女婿,正国级;其余的也是非富即贵。
作为父亲,百年来无人出其右,若不是世袭和封建王朝,全球还没有其他有三个正国级子女、三个正国级女婿的人,世人皆叹:
“教子当如宋耀如。”



图为宋家全家福。前排:三子宋子安;二排左起:长女宋霭龄、长子宋子文、次女宋庆龄;后排左起:次子宋子良、父亲宋耀如、母亲倪桂珍、三女宋美龄。

1. 成为自己,是最大的成功。
在电影《宋家王朝》里面有一个片段,当宋耀如得知自己的女儿宋庆龄要和孙中山结婚的时候,怒不可遏:“我的女儿居然跟我的朋友谈起恋爱来了?!不可以!”
宋庆龄迎着宋耀如鼻尖回呛:“为什么不可以?!”
宋耀如:“什么为什么不可以,不可以就是不可以。这根本不是什么爱情,这仅仅只是偶像崇拜,知道吗?”
宋庆龄气得喷火:“我不跟你谈了,我明天回日本,叫逸仙(孙中山)来跟你谈。”
宋耀如:“我不跟他谈,也不准你去日本!”
宋庆龄:“我一定要回去,他在等我!”
宋耀如气得毛须发颤:“不准!我不准你去!”
宋耀如把宋庆龄锁在房间,让她不能自由活动,晚上,趁着月夜,宋庆龄居然从二楼阳台顺着水管爬了下来,私奔到日本,同孙中山结了婚。
气得宋耀如半死。



《宋家王朝》剧照:孙中山与宋庆龄。

宋美龄写信给宋庆龄:“二姐,我完全支持你的行动,即使家人都反对,我也支持你的行动;私奔,多浪漫的行为。每一个人都应该有一个梦想国,自己创造也好,人家送的也好。”
事实上,宋氏三姐妹,没有一个是善茬,温柔漂亮,刚毅独立,敢想敢干,旁若无人。自己认准的事情,全宇宙都要让道。
宋庆龄和孙中山的婚事,宋耀如坚决反对,宋庆龄就敢和孙中山私奔;后来,宋美龄和蒋介石的爱情,宋庆龄宋子文都一力反对,宋美龄不管不顾,硬是嫁给了蒋介石。
“每一个人活在世上,都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成为自己;人生也只有一种成功,也是成为自己。”
而成为自己的人,是不会失败的。
宋庆龄成了中华民国的国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名誉国家主席;宋美龄是威名赫赫的“第一夫人”。
宋氏姐妹如此刚烈坚毅的作风,也是源自宋耀如的影响。
教育学家孙晓云说:“父母给孩子最好的教育,不是书本上的知识,而是你自己的人生。”
你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想要什么生活;你的孩子很大程度上就是个什么样的人,想要什么生活。



1940年,蒋介石与宋氏三姐妹。

宋耀如原名韩教准,1863年出生于海南文昌。
这可是个不得了的人,19世纪的文昌,穷乡僻壤,当地很多人都出海去谋生,往美国、欧洲、东南亚走,韩教准一早就跟着舅舅到美国去了,东闯西荡,最后在波士顿的一个茶叶店当学徒。
有一天店里来了两个中国留学生,韩教准便和他们攀谈起来,一来二去,聊得很熟。两个留学生发现,韩教准虽然没有怎么念过书,但脑瓜子灵活,视野格局皆在上品。
于是他们怂恿韩教准去念书。
“去念书吧,不要在这里当什么学徒了,没出息;念了书,你以后一定能成功立业扬名万世!”
韩教准是个有野心的人,他心动了。
“谁甘心一辈子在这里当个小学徒啊!”
他决定去念书。跟舅舅讲。舅舅一听,恼了:“念什么书啊?念书有出息吗?不许去,就在这里当个学徒!以后继承我的家业。”
那个时候,韩教准已经过继给他舅舅当儿子了,取名宋耀如。
“可是我想去。”韩教准说。
“不许去!”舅舅斩钉截铁。
要么听舅舅的话,安心在这里当个学徒;要么不管不顾,听从自己的内心,一定去读书。
怎么选?
十四五岁的韩教准一筹莫展,这是在美国,他举目无亲,身无分文。
思来想去,他还是决定要去读书,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
“人要有主宰自己命运的勇气,这种勇气是你唯一武器。”
于是,在某一个夜晚,韩教准消失了,离家出走。
仿佛日后为了爱情离家出走的宋庆龄。



宋耀如青年时代的照片。

后来,他遇到查理 · 琼斯和卡尔将军,这两位都是他生命中的贵人。
也正是这一次离家出走,成就了韩教准打造宋家王朝的基础。
顾城说:“一个彻底诚实的人是从不面对选择的,那条路会永远清楚无二地呈现在你面前。”
这条路,就是归心之路,成就自己的道路。
韩教准未必知道离家出走会遇到这些贵人,但他明白,留下来,就注定只是一个学徒。
所以他走了。
“认真地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无须在乎别人的看法,重要的是,成为你自己。”
这是韩教准给他子女们最成功的教育资源。



宋耀如

2. 气质来源于你的才情,而不是外表。
宋氏三姐妹,出类拔萃,当然有看脸的一面,但能长期活跃在中国政界商界顶层圈子里,更重要的,是才情。
宋蔼龄是宋氏三姐妹中最低调的一个,但她其实是宋美龄心目中最有“才干”的人,宋美龄像崇拜英雄一样崇拜着宋蔼龄。
“我姐姐比我更独立,更敏锐,她是一位真正杰出的女性,善于交际,一直都是社交领袖。她是我们家里人中最有才干的,非常机智、快活、富有活力。”
宋蔼龄早在美国威斯理安女子学院留学时,就展示了自己非凡的社交能力,本来,校长格里还担心这位来自中国小姑娘能否融入陌生的美国环境,为此,学校不仅安排她作为预科生注册,还让她第一年住在了校长家里。
结果,宋蔼龄只用了不到两个月时间,便在用餐礼仪、衣着上完全融入了美国环境,与此同时,她也保持着看中文书籍的习惯。
于是,在学校里,经常可以看到宋蔼龄用一口流利的英文,给美国同学讲述古老的中国故事,——她不仅英文极佳,对中国历史文化也了然于心。
每一个有文化积淀的人,都有着非凡的魅力。



宋霭龄

1909年的毕业晚会,宋蔼龄用独特的中国《诗经》朗诵方法吟诵了《蝴蝶夫人》剧中一段台词,引发轰动,人们都想一饱眼福。
“这个小姑娘真是太有才华了,她一定是未来中国的改革者。”
宋庆龄喜欢音乐,尤其善于谈钢琴,《可怜的蝴蝶》、《晚安》、《当我们年轻的时候》,都是宋庆龄极爱的钢琴曲,工作之余,都要弹一弹。
除此之外,宋庆龄喜欢画画、纺织,尤工于花卉类创作,据说周恩来看到了宋庆龄的画作,也是赞不绝口。
“庆龄先生,您的画真是太美了。”
宋美龄的演讲才能举世闻名,1943年2月18日,宋美龄登上美国国会演讲,引发美国朝野震动,流利的英文、真挚而饱满的情感,语调抑扬顿挫,令在场美国议员无不动容,多次响起掌声,最长的一次5分钟掌声不停,《林肯传》的作者卡尔·桑德堡在《华盛顿邮报》上撰文:
“从未见过如此场面,演讲太精彩了。”
美国总统罗斯福表示立刻为中国的抗日提供5亿美元的巨额贷款。
“以上帝所允许的速度向中国运输物资。”
此后,宋美龄多番在国际社会发声,甚至还在著名的雅尔塔会议中施展了自己的影响力。
宋氏三姐妹,多才多艺,各有所长,亦各有所成,英语、阅读、演讲、乐器、书法、写作、画画,等等,在各个领域,她们都各自有所涉猎,且不是浅尝辄止,泛泛而言,都是下过功夫的。
正是这些才艺,反哺她们的事业,让她们得意脱颖而出,成为佼佼者。
在这一点上,宋耀如的教育功不可没。



宋家三姐妹。

宋耀如很早就知道,决定一个人能走多远的,绝不是外貌,是修养与才情。
“皮囊非所倚,唯才华与勇气,足可照亮坎坷之路。”
1890年,宋耀如已经是一方富贾,他特意去上海的郊区,虹口东有恒路买下了一块大地皮。干嘛呢,不是建厂,是建房子。
朋友们不解:“建房子干嘛买这么大一块地皮?钱多得没地方花了?而且,上海现在这么乱,鱼龙混杂,破败不堪,大家都往租借跑,最不济,也把房子建在领事馆旁边,安全,方便躲藏,你倒好,还往郊区建。”
宋耀如只是笑笑:“建大一点,方便孩子们玩。”
“孩子是方便了,你做上班不就很难了吗?”
“一切以孩子们为重。”这是宋耀如的教育理念。
后来,房子落成时,便成了宋家子女的世外桃源,这里远离市嚣,庭院幽静。
屋子建在田野旁边,门前有小溪流过,后面还有菜园。房子四周都有共孩子们跑玩的场所。
这让他们从小就能够亲近自然,天性得到充分的挖掘,宋耀如还特地在菜园里为孩子们开辟了一块菜地,让他们自己种菜,满足他们的好奇心。
宋耀如的妻子倪桂珍生于书香门第,是科学家徐光启的后代,毕业于上海裨文女中,既精通中国古典诗词,对西方古典文化也涉猎颇深。
他很赞同宋耀如用西方教育理念而非孔孟教育理念来教育孩子,而且主动承担教育子女的责任。
“养不教,父之过,也是母之过。”
每日,当宋耀如出门上班时,倪桂珍就教孩子们读诗、唱歌、弹琴、画画,艺术天分极易在这种山水环绕的环境中被激发出来,
濡养人的心智。
这对孩子们成人过程中气质形成极有裨益,作家周国平说:“艺术是生命和灵魂之间的直通道。”
学钢琴,不一定要成为钢琴家;学画画,不一定要成为画家。艺术的濡养对孩子而言,不意味着某一项既能掌握,而是人格的全面完满,天性的自由挥洒。
这世上除了不顺心的事情,也有生活的情趣。有钱有势之后,不一定要豪车豪宅夜总会洗浴中心,种花种草弹琴唱歌读诗,会让你的生命更加丰满。



宋美龄

宋耀如极其重视孩子在成长时的天性发展,他认为这是“上帝在顽皮地跳舞”。
宋蔼龄经常带着弟弟妹妹们在田野里玩耍,冲来冲去,踩压了不少农户们的庄稼,但当农户们找上门来的时候,宋耀如很直爽地赔礼道歉,并赔偿一笔数目不小的金钱,对他们说:“如果他们还跑去玩,请不要惊吓他们,这都是孩子,孩子有孩子的天性。”
六七岁的年纪,本就该在野外撒野、奔跑,而不是困囿于一寸小天地中。宋耀如的教育理念可谓极其超前。
足够的天性释放,足够的艺术熏陶,宋家子女后来愈发和同年人拉开距离,自信、独立、才艺不凡。成年之后便气质超脱,与众不同。
纵使从世俗而功利的角度来看,到最后,宋庆龄吸引到了孙中山,宋美龄吸引到了蒋介石,宋蔼龄吸引到了孔祥熙,宋氏三姐妹,追求他们的男人都是左右那个时代的风云人物,足见宋耀如教子教女之成功。



宋庆龄

3. 男女平等,重视价值。
宋蔼龄在美国念书时,有一次历史课上,宋蔼龄对美国历史了然于胸,表现优异,教她历史的马克涅教授称赞道:“你是一个非常优秀的美国公民。”
宋蔼龄当即站起来反驳:“我不是美国公民,我是中国人,我家祖祖辈辈都是中国人,而且永远是中国人。”
话说得掷地有声,丝毫不见愧色与胆怯,与当时中国人在外国人面前畏葸不前的形象截然不同。
宋庆龄在威斯理安读书时,经常在校刊发表文章,全部都与中国有关,《留学生在中国的影响》、《近代中国妇女》、《中国的诗歌》等等,目的只有一个,“让美国人知道中国”。
五千年的历史,璀璨的诗词文化,真要比,中国一样不输,岂能因为武力不敌而否认五千年光辉文明。
宋庆龄作为一个中国人,在当时世界强国美国人面前,表现得非常自信。
宋美龄在卫斯理女子学院读书时,光芒简直碾压美国人,她选修天文、历史、植物学、教育学和演讲,参加各类社团活动,讲中国的文学艺术,中华文明于世界文明之贡献,而且相当叛逆,开学第一天就走进卫斯理校长办公室,
说自己不会在这里呆太久,还在自己的宿舍里挂着一柄中国长剑,气势恢宏地亮明自己作为中国人的身份。
气场丝毫不输于外国人。
《宋家王朝》的导演张婉婷说:“宋氏三姐妹有中国近代女子最缺乏的两个特点,第一是不怕洋人;第二是不怕男人。”



宋家王朝剧照。
近代百年,中国羸弱,来上海的外国人个个趾高气扬,目中无人,非常嚣张,经常对中国人骂脏话,更甚者拳打脚踢,清朝政府无力管辖,这帮人就更是得寸进尺。
导致中国人或多或少都有点怕外国人,站在一起,还没开口,心理上、气势上先矮了半截。
但宋氏三姐妹没有。
同时,传统“重男轻女”的理念尚未开化,女子地位天然低一桩,在男人面前低声下气,宋氏三姐妹一样没有,今天提到宋家王朝,大家第一时间想起来的就是宋氏姐妹,而并非宋子文。这几个姑娘,远比宋子文出色。
这也是宋耀如教育的结果。



宋耀如把房子建在上海郊区,除了想给孩子们一个世外桃源般的世界外,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不想让孩子们看到上海的乱象,接触到那些地痞流氓,尤其是洋人气焰嚣张,和中国人自卑自愧的氛围。
宋耀如早年在美国漂泊时,他就没少受美国人的欺负,故深知,培养子女在外国人面前的自信有多么重要。
他刻意隔开孩子们和外国人的距离,营造平等而自由的童年环境,后来,当宋蔼龄看到外国人欺负中国人时,并没有觉得习以为常,而是惊呼:“中国人怎么可以这样唯唯诺诺。”
自信之气场当下立现。
男女方面,宋耀如坚持男女平等,妻子倪桂珍也很支持。
“女子和男子一样,都可以成为有作为的公民。”
后来,宋耀如把宋蔼龄送出国留学,可谓是破天荒之举。当时富贵人家送孩子出国的人不少,但把女孩子送出去,却是闻所未闻。
“有那个闲钱,还不如留着置办嫁妆。”
但宋耀如不这么看:“让女儿学女红不是为了将来能嫁人,而是为了培养他们心灵手巧的能力。出国去看看这个世界,对女孩来说更是一件好事。”
于是年仅14岁的宋蔼龄,便成了中国第一位女留学生,日后宋美龄出国读书时,更是不到10岁。
“爸爸要你们到美国去,是为了将你们造就成为不平凡的人。”
在宋耀如心中,不平凡不分男女。



从左至右分别为宋蔼龄、宋庆龄、宋美龄。

始终如一的平等教育,让宋氏三姐妹从小便有自信,在外国人面前的自信,在男人面前的自信,在那个时代,她们就仿佛莲花,当别的女人还活在重男轻女的泥淖里时,她们已经作为新时代的女性开始绽放了。
宋耀如也尤为重视价值教育,能鼓励的绝不忽略,能认真的绝不敷衍。
倪桂珍经常会让孩子们创作,每一份创作宋耀如都会认真看,一一点评,很少敷衍了事,有一次,宋庆龄写了一幅书法,给宋耀如看,宋耀如看得极为认真,从笔锋、布局各方面进行点评,最后说了一句:“他日,郗璿亦可逮。”
郗璿是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妻子,精于笔法,人称“女中笔仙”。
宋庆龄听到这个评价,高兴坏了,“从此,我决定坚持练习书法,笔耕不辍。”
宋耀如还在客厅专门开辟了一堵墙,把女儿们的毛笔字、英语作文和画作张贴出来,客人来了,便让孩子们自己介绍作品,发表演讲。
兴致来了,还在家里举办辩论会和演讲会。故而宋氏三姐妹,再加上宋子文,无一例外,都是演讲高手,口才了得。
宋美龄刚上初中不久,就已经会用双语演讲,毫不怯场。
幼时,有些口吃的宋子文,上学时,也是口若悬河。
1898年,宋耀如为了锻炼孩子们的笔力,办了一份《上海儿童报》,是一份英文的打字小报,所有的文章都有孩子们完成,找人打字,然后印刷出来,后来连打字也由他们自己完成。
“价值教育”便成了宋耀如教育理念的一大特色,技能、才干对于孩子们当然重要,但让他们明白,无论你们做什么,只要是自己想做的,一定都会有价值,这更重要。
多数人的迷茫,是因为价值迷失,不知道自己活在世上,所作所为有何价值,宋耀如从小便肯定孩子们所作所为的价值,明白无误地传递一种挂念:
“孩子,你的存在,对这个世界,是有意义的,你的价值,举世无双。”



从左至右分别为宋蔼龄、宋庆龄、宋美龄。
不能说宋耀如的教育没有目的性,他的目的是为了救国救命。
“一百个孩子里面,只要有一个成为超人式的伟大人才,中国就有四百万超人,害怕不能得救?”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风云飘摇,从结果来看,宋氏三姐妹和宋子文虽然人生走向不尽然相同,但都取得了常人所不能及的成就,自信独立,追求理想与信仰,气质超凡脱俗,这是他们共同的特点,也是宋耀如教育的基石。
当然你可以说,宋耀如是一方巨富,自然能给到孩子常人所不能给到的资源。
但抛开背景资源不谈,让孩子成为自己,给孩子尽可能自然、包容、充满艺术的成长环境,鼓励孩子,重视孩子创造的价值,坚信男女平等,这是大部分父母都可以做到的,也是宋耀如留给后世最宝贵的遗产。

[/td][/tr]
[/table]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Nexer提供广泛的专业服务和高度专业化。我们为私人和上市公司提供服务。我们拥有超过35年的经验。
  • 手机触屏版

  • 手机APP

  • 微信公众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 星点互联设计
  • 苏ICP备15516793号 | 营业执照   |星点互联科技有限公司|鲁ICP备19001237号-21|鲁公网安备 4236902302000354号 QQ|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21:00

微信:yituqu520

QQ:1575389080

扫码添加微信好友

Q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