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 - Fri : 09:00 - 17:00 上海静安区市北高新38号
访问手机版

扫码访问手机版

App下载

手机扫描下载App客户端

电话: 400 4567 8910
返回顶部
孙禄堂一生中最接近轻功的功夫境界墙上挂画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45357次阅读 0次回复
孙禄堂一生中最接近轻功的功夫境界——墙上挂画


据孙禄堂徒孙童旭东说,孙禄堂曾在徐世昌面前表演墙上挂画的功夫。这个说法,当然不是童旭东所能作证的,但至少,童旭东这次总算还不是凭空杜撰。1993年出版的《彩图中国侠义英雄》就有一篇《孙禄堂轻身充墙画》的文章。如果这个故事不假,即可算是孙禄堂最接近轻功的功夫境界。下面欣赏原文。


孙禄堂轻身充墙画
清朝光绪年间,东北三省总督徐世昌在奉天总督府举行他的五十寿庆。孙氏太极拳创始人、“武林奇侠”孙禄堂在寿宴上表演了惊人武功绝技——“墙上挂画”。
这次寿宴上,徐世昌第一次见到孙禄堂,徐是声名显赫的权贵,但对布衣身份的孙禄堂十分器重,邀孙与自己同桌而坐。席间,有人请孙禄堂演技,孙禄堂为了让外界了解刚创始的孙氏太极拳的武威,欣然同意。孙禄堂走到墙边,左侧身子从脚到肩紧贴壁上,随即把右腿轻轻抬起,停了好一阵,才放了下来。众人见了不觉什么,孙禄堂让他们去试试。包括徐世昌在内的几个会武术的人一试,个个不行,徐世昌还差点跌跤,这才知道此乃一绝。
孙禄堂把刚才的动作又做了一遍,解释道:“这是个身体重心之理,本人多年研练武术,全身无处不是重心,所以才能勉强一立。”
徐世昌问:“照孙先生这个道理说来,您还能以身体其他部位着壁悬体?”
孙禄堂笑笑:“也可以,我给大伙儿试试‘墙上挂画’吧。”
众人一听这个名称,皆觉奇怪,窃窃私语,互相探问。孙禄堂脱下青布长袍,走到墙壁前,略一凝神,丹田提气,运用内功,猛然间,以猛虎下岗之势直冲向陡直的墙壁。“唰!唰!唰!”一连三步,雪白的墙上顿时出现三个脚印。众人抬脸看他,早已窜上一丈余高。正不知他要作何动作时,说时迟,那时快,只见孙禄堂在三步腾空的一瞬间,整个身子骤然间凌空一旋,犹如大鹏展翅,把个后背紧紧贴伏在墙壁上。霎时间,偌大个宴会厅内,寂然无声,仿佛空气都凝结住了。几百个宾客,个个目张发竖,惊得呆若木鸡。
孙禄堂丹田抱气,凝不外散,如同一张巨画挂在墙上。底下有人回过神来,开始高声数道:“1、2、3、4、……”一直数到“12”时,孙禄堂才飘然落下。宴会厅内,顿时掌声雷动。
徐世昌惊愕稍定,忙举过一杯酒递到孙禄堂面前,由衷地说:“我活了50岁,还没见过世间有这样出神入化的绝技,今天若不是亲眼所见,我绝不会相信。孙先生,快请干了这杯酒。”
宴会结束后,徐世昌聘请孙禄堂担任东三省全军武术教官。孙禄堂此后便在奉天授技,一待就是两年。



(东方明)

取材于《北京武术资料精选》《彩图中国侠义英雄》(曹正文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05)




关于这篇文章的分析如下。

一、文章所述故事之来源
该文章是依据《北京武术资料精选》内容经润色而成文。《北京武术资料精选》中这个故事又是来自何人?由于此事发生在东北,且极少有他人述及,可以推断该故事和绝大多数孙禄堂的故事一样,都是出自孙禄堂传人之口。

二、文章所述诸事之错误
1、“清朝光绪年间,东北三省总督徐世昌在奉天总督府举行他的五十寿庆。”——1907年,徐世昌被任命为东三省总督。而徐世昌生于1855年。显然,徐世昌的“五十寿庆”不可能在奉天总督府举行。
2、“这次寿宴上,徐世昌第一次见到孙禄堂。”——1907年,徐世昌赴任东三省总督时,孙禄堂已经作为内巡捕随行。
3、“孙禄堂为了让外界了解刚创始的孙氏太极拳的武威,欣然同意。”——孙禄堂1912年才遇着郝为真学太极拳。
4、“包括徐世昌在内的几个会武术的人一试,个个不行。”——从未见过徐世昌会武术的说法。徐世昌是一个典型的文人,从穷书生摇身一变成政要,关键之处就是和袁世凯结拜。
5、“宴会结束后,徐世昌聘请孙禄堂担任东三省全军武术教官。”——据北洋政府《政府公报》,孙禄堂1914年才提拔为少尉军衔的卫士。虽然1914年已是民国,但徐世昌身边的卫士应该要沿袭之前的军衔。也就是说,孙禄堂在1913年之前,还只是没有军衔的内巡捕。而“东三省全军武术教官”应该是有军衔的,而且军衔不会很低。因此,孙禄堂不可能担任什么“东三省全军武术教官”。

三、文章可信度
既然这个故事出自孙禄堂传人之口,且错误颇多,是否后人编造的呢?我觉得这种怀疑虽然有理,但也有点苛刻。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尽管孙禄堂传人中有极端无耻编造故事、伪造“史料”的童旭东等人,但应当相信大部分人是好的。虽然故事内容有不少瑕疵,或许是后人添枝加叶所造成。再说,我们确实还发现了其它的孙禄堂表演墙上挂画的说法,尽管非常少见,也不是目击者的证明,但也可算作一种旁证吧。因此,我相信这个故事是真实的,孙禄堂确实表演过“墙上挂画”的功夫,或许这是他一生中唯一的一次。




四、孙禄堂的“墙上挂画”还不能等于真正的轻功
之所以说孙禄堂的这种“墙上挂画”算是接近轻功,却不能等于轻功,因为“墙上挂画”本来就是一种现象,是否为轻功,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才能论定。目前,“墙上挂画”的说法通常有四种。第一种是八卦掌的,董海川曾表演过,仅以背部贴墙壁,悬而不坠,乃上乘轻功的体现。第二种是少林派的,指利用墙壁的小支撑点而挂在墙上。第三种是形意拳的,指将对手打得腾空而起,背贴墙壁再落下。第四种是指被对手追击遇到墙壁时的反败为胜的招数。
真正的代表轻功的“墙上挂画”乃是第一种。第二种不算轻功,但也可说与轻功有点关联。后两种则完全与轻功无关了。而孙禄堂所表演的“墙上挂画”与上述四种都不尽相同,介于第一种和第二种之间。
孙禄堂的“墙上挂画”与董海川的“墙上挂画”的区别就在于是否用到手足。董海川的“墙上挂画”完全是提气轻身、贴壁悬浮。而孙禄堂的“墙上挂画”却少不了手足的作用。
虽然此故事中未明言孙禄堂用到了手足,但从孙禄堂在墙壁上走了三步才窜上一丈来高的功夫看,他显然是不会轻功的,自然不可能完全靠提气来悬浮。另外,刘如桐《国术大师孙福全传奇》文章明确记载,孙禄堂墙上挂画是面向外而手脚紧贴墙壁。刘如桐当完县教育局长时,曾拜孙禄堂为师,他的说法应该是比较可靠的。
孙禄堂在《拳意述真》记载:“(宋世荣)又练狸猫上树(此系拳中一着之名目),身子往上一跃,手足平贴于墙,能粘一二分钟时。”
《近今北方健者传》记载:“先是孙氏弟子某,盛道孙设教某县某寺时,以狸猫上树式,手足贴墙上,身离墙外,如弓形,可一时许,足痕去地丈余,学者自今保之,以为矜式。面询孙,孙曰儿童辈饶舌哉,言次,手足贴墙上,曰今只能若斯而已,予老矣,不能践前迹,乃下。视之,足离地可四五尺。”
由《拳意述真》和《近今北方健者传》的记载可知:宋世荣和孙禄堂都能够以狸猫上树式手足贴墙上保持很短的时间。孙禄堂曾求教过宋世荣,或许这功夫就是宋教给他的。然后,孙禄堂又想模仿董海川的墙上挂画,就将此功夫略作改动,不再面对墙壁,而是背贴墙壁,但本质未变,手足贴墙上仍是不可或缺的条件。
总而言之,孙禄堂的“墙上挂画”必须用到手足,而以前的墙壁上都有孔洞缝隙可以抓扣勾踩,因此,孙禄堂这种“墙上挂画”与董海川所表演的不是一回事,显然还不能算是轻功。



五、孙禄堂的“墙上挂画”展现了他最高的功夫境界
孙禄堂的“墙上挂画”不是真正的轻功,这一点孙禄堂传人是心知肚明的。而且,据说宋世荣也可以“墙上挂画”。为了让孙禄堂特异起来,孙禄堂传人编造出一个新的理论:贴壁抬腿比墙上挂画更高明。
孙氏内家拳论坛的一位叫“湛卢”的说道:“这个动作(注:指贴壁抬腿)比墙上挂画更能准确地检验一个人内功进境的程度。有的人做墙上挂画可以借助于指力,用手指扣住砖缝,脚跟欺住砖缝,是手指的力量与身体技巧的结合。而孙老先生的这个动作看似平淡,实际上无技巧可依,完全无法偷巧,只能依靠内功。”
童旭东2006年3月在网易上谈武术,当网友问到孙禄堂的轻功时,童旭东没有说墙上挂画,却大谈贴壁抬腿,还假托孙禄堂的口吻说:“能做到这一步,你就算真正入了轻功之门了。”
其实,宣扬“贴壁抬腿”只是孙禄堂传人的无奈抉择。毕竟,虽然宋世荣“墙上挂画”的说法被证明是假的,但还有董海川那正宗的“墙上挂画”。孙禄堂传人只好另辟蹊径。由于贴壁抬腿只有孙禄堂表演过,于是他们大肆吹嘘“贴壁抬腿”似乎也算明智之举。于是,他们意淫完成贴壁抬腿才能算“真正入了轻功之门”。于是,他们造谣杜心五先生等名家都模仿且做不到贴壁抬腿。
可是,意淫造谣总是会留下破绽的。比如,孙剑云所说的贴壁抬腿就跟轻功没有任何关系,不过是能改变重心,这等于狠狠抽了童旭东一耳光。比如,所谓众多天南海北的名家都纷纷模仿孙禄堂的贴壁抬腿且都做不了,根本就是一极为可笑弱智的谣言,估计连猪都骗不了,只能留给孙禄堂传人自愚自乐。
从《孙禄堂轻身充墙画》的故事来看,孙禄堂先表演贴壁抬腿,后表演墙上挂画。显然,无论是观众,还是孙禄堂本人,都认为墙上挂画的功夫比贴壁抬腿更难更高级。
孙禄堂的墙上挂画虽然离不开指头功夫,但贴壁抬腿未必就没有指头功夫参与。更何况,墙上挂画让整个身子悬空,比贴壁抬腿只悬一条腿来,显然是难多了。
因此,我们可以断言,孙禄堂的墙上挂画就是他功夫最高境界的表现。



六、孙禄堂离轻功之门还有多远
在孙禄堂传人的大肆鼓吹宣扬声中,孙禄堂真的有点尴尬。按照孙禄堂传人的说法,孙禄堂学了近代影响最大的内家三拳,三拳都登峰造极,且融合为一,自然不难得出比三拳祖师爷更高一筹的结论,于是孙禄堂离武林500年第一人似乎并不那么遥远了。
然而,很可惜,他们这实际上是站在内家三拳平等又互补的角度,所作的一种感性的“推理”。这种感性的“推理”,乃一厢情愿的解读方式。按照理性的推理,孙禄堂的功夫层次和他学了多少门拳术没有关系,更和内家三拳的地位及特色没有关系,只与他本人的功夫成就有关。
孙禄堂本人的功夫成就到了什么层次?这似乎也很难衡量。由于孙禄堂的公开比武的战绩很少,已经很难和同时代的高手(如尚云祥)比较。至于和不在同一时代的李洛能、董海川、杨露禅比较,更是难以找到准确、细致的标准。
不过,有一个标准虽然不够细致,但非常准确,那就是——轻功。董海川确认有高妙的轻功,而李、杨、孙三人都未见有会轻功的记载。由此可知,孙禄堂至少远不及董海川。所谓孙禄堂多学两门拳术就比董海川还要高明的白痴逻辑可以休矣!
孙禄堂虽然没有练成轻功,却也可说具备一定的轻功基础了。练习轻功至成就轻功是一个渐变的过程,孙禄堂正处在这个渐变的过程之中,未能进入那个能称为“轻功”的层次。孙禄堂的身法灵活快捷,又能墙上挂画,这些都显示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气轻身。但他的种种表演往往是看上去吓人,本质上其功力仍相当不足。比如,《国术名人录》记载孙禄堂追马,貌似威武,实际上他是投机取巧了的,马才跑出“数弓”(2~15米远),且又趁骑马者不备,此时马的速度还很慢。比如,《孙禄堂轻身充墙画》所记载的孙禄堂在墙壁上连走三步,窜上一丈余高,《近今北方健者传》记载的孙禄堂竭尽全力其墙上脚印才离地四五尺,明白可知孙禄堂没有练成一跃丈余的轻功。比如,孙禄堂墙上挂画,颇似董海川,但他手足贴墙上却证明他终究只是个模仿者。再联系尤志心所叙述的孙禄堂沈阳擒飞贼的轶事,在飞贼的腿被马枪队打伤之前,孙禄堂根本就接近不了飞贼。
因此,可以断定,孙禄堂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气轻身,使得身法灵快,又能凭手指足尖之力挂在墙上,但他并没有练成轻功。他还在轻功的门外,也许已经摸到台阶或门槛了。真正练成轻功的,至少应当如程廷华般轻身上房、如万籁声般走空箩筐边沿而箩筐不动摇、如李丽久般跃上三张八仙桌顶上(约2.5米高)。孙禄堂的功夫距离程廷华、万籁声、李丽久的境界还有不少距离,更不用说和董海川、杜心五比较。孙禄堂信然是民国武术家的一大宗师,这主要是因为他代表了内家三拳,且又出了几本书,也比较善于活动,推广内家三拳颇有影响,却不是因为他功夫多么高绝。功夫就是功夫,跟名气不一定成正比。讨论功夫,还是应当拿功夫表现来说话。孙禄堂一生中最高功夫境界,应该就是这次在徐世昌面前表演的“墙上挂画”了,虽不及轻功,也差不太远。





根据孙禄堂的真实功夫事迹,可知孙禄堂练成的是墙上三步,而不是凌空八步,更不是“御气飞行”。



南怀瑾《论语别裁》

“我们筑的墙,只筑到肩膀这么高,人家站在外面一望,就看见了里面的一切。讲到这里,顺便提一下,我们看了日本式的房子,围墙都很矮,人家都说日本人喜欢矮,其实不然,我们中国古代,唐、宋时间的房子,都是如此,都是矮墙,所以古代的武侠小说讲飞檐走壁,这种墙只要有一点功夫,用手在墙顶一搭,一甩就上去了,是可以做得到飞檐走壁,可不比现在几层楼的高墙。其次,以前的墙是土墙,上面往往有小坑洞,手上有点功夫,是可以抓住洞来上去,现在的钢筋水泥墙,壁虎功也好,什么功也好,完全靠功夫上不去。古代的墙矮,宫墙也并不高,我们到日本看皇宫,靠护城河的外面的宫墙是高的,如城墙一样,里面的宫墙还不高的,这是中国的古制。”


民国以前的房子,都是用个头硕大的土砖,砖间缝隙较大,因此墙壁表面粗糙不平。



孙禄堂的功夫离武侠小说的描述还比较远,董海川、杜心五的功夫才是如同武侠小说中一般神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Nexer提供广泛的专业服务和高度专业化。我们为私人和上市公司提供服务。我们拥有超过35年的经验。
  • 手机触屏版

  • 手机APP

  • 微信公众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 星点互联设计
  • 苏ICP备15516793号 | 营业执照   |星点互联科技有限公司|鲁ICP备19001237号-21|鲁公网安备 4236902302000354号 QQ|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21:00

微信:yituqu520

QQ:1575389080

扫码添加微信好友

Q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