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 - Fri : 09:00 - 17:00 上海静安区市北高新38号
访问手机版

扫码访问手机版

App下载

手机扫描下载App客户端

电话: 400 4567 8910
返回顶部
练形意拳多年从龙虎二气谈起人与拳的辩证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30137次阅读 4次回复
阅读排行
话说前几年,有个朋友,在跨度差不多四五年的时间里,经常给我打电话,一谈,就是一个小时以上。。。。后期,他把我谈的几乎崩溃了。。。。
为啥呢?
咱们人与人之间交流,他的基础是基于一些共同的认识,比如一个英国人,一个日本人,互相语言不通,那么,他们可以拿一杯酒,英国人用英语说,这个是酒,日本人用日语说,这个是酒。。。很快,两个人就能交流。
可是,假如我说,天上太阳,你问我,什么是太阳???
我只能说,我操!!!
如果,我说啥啥你都不知道,那还谈个几把???
我毕竟是武术教练,而不是幼稚园老师。


实际上,我遇到类似的事,很多。
我曾经说过的,一个太极拳老师,自己开拳馆。当年跟我学鞭子劲,当时我搞系统教学,鞭子劲那一块属于免费试学的。所以,他学,我就教了。
当时他都是给我打电话,有一次,有人去馆里咨询,他就给那人试鞭子劲,结果一家伙,把那个人打的双脚离地。。。。。事后,他就电话我,十分兴奋。我就说,鞭子劲之所以威力大,其实原理就是形意拳的外三合。
然后,他就问我,外三合怎么才能做到???
我操,我一下就崩溃了。。。。练鞭子劲就是练外三合,你外三合已经做到了呀。。。


后来,还是跟前面说的第一位,河北,薛颠家乡那个朋友电话,我一下就明白了,原来,很多人学拳,比如学太极拳,学了多少路,多少式,但是,却不知道自己为啥这么练??那个朋友学过形意拳五行拳,他没出功夫,因为他根本就不明白,自己练的是啥!!
那一瞬间,我几乎是泪流满面。。。。
从那一刻,我是计划写一篇文章,讲讲,什么是形意拳。。
无数次,我提笔要写,却不知从何下笔。。。。。


实际上,
我自己在本地的徒弟,多半是学跆拳道的,很多学生都有名次,包括七个全国冠军。
而在武术上教出的徒弟,基本上,都是电话里教出来的。
那几个徒弟,都是自己有练武术经历,但是,解决不了发力,以及得手问题,实战中无法运用技术的。这样的人,我说啥,他们都明白,所以,我就用电话和短信,那时候还没有微信,我就把一个学生,教成了在他们当地,专灭高手的主。很多在当地自称无敌手的,都被他一招拿下。
为啥?
其实不是我牛逼,而是大家有共同思维。我说啥,他们明白。
后来,
我把明确自己练拳目的,写了一个好大的标题,叫,调心第一法门!!!
其实,咱们练武术,有两个要素,一个是人,一个是拳。
比如说,一个人,他看李仲轩的书,喜欢上武术,喜欢上形意拳,他立志要练形意拳,那么,基本上,他不可能把形意拳练明白。
他学形意拳,基本上,也就是模仿而已。根本说不上是练拳。
这样练拳,尤其是开始几年,你越是认真,就越狗屁不是。当然,不认真,更狗屁不是。他们得把拳重复数以万计的遍数,才有可能从中有所体悟。


但是,假如一个人,抱着我要实战的目的去练拳,那么,他就不会有太多困惑,只看他们能否遇到一个明白拳,是不是诚心培养他的师父了。


所以,练拳,要以人为本。

人本位,还是拳本位,我打过一个比方,拳本位,就好比是古代私塾教育,小孩子启蒙,要学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一个字,一个字的去认。
而人本位,不是不练拳,而是如同现代的拼音,学会了拼音,之后一些常用字还是要教,一些不常用的字,用字典就可以解决。两种教育的先进与落后,是一目了然。


其实,李小龙创立截拳道,对于他个人,就是一次由三字经式的私塾教育,到拼音的普及教育的质的飞跃。

其实,我今天想写这个帖子,还是在武术吧里,比较早加我微信和群的一个小朋友,他最近向我提出了一些问题。
他是跟师父练太极拳的,他曾经问我一些问题,我没有回答。我告诉他,你别问我,你出去找个灌木,你去打树叶,或者在房间挂一个毛巾,去打毛巾,打了你就明白。
他果真听我话,去打了,果真明白了一些道理。
可是,这孩子,还是不够爷们,跟我提出拜师后,又退缩了。之后好久没有联系我。
他想出功夫,但是,他又不明白该怎么练,他师父的观点,就是集中力量,练太极拳中的几式。。。。


他问我,我只能说,天下间,万事万物,都有本质与内在规律。你必须认识一个事物的本质,总结,寻找其内在规律,才能真正的掌握这个事物。


其实,我虽然学过忽雷架,以及高子英前辈的龙形太极,但是,我毕竟不是专修太极拳。所以,他问我的时候,我对于太极拳缺乏思考。

实际上,要想练明白太极拳,咱们现代的人,我认为你要明白太极拳跟拳击,散打等现代搏击的区别是什么。
比如说拳击,就是直摆勾三拳。
比如说散打,就是远踢近打靠身摔。
打个比方说,现代搏击是我拿一把刀,我就用刀尖去捅人,砍人。
而太极拳,是把自己练成一个大圆球,而这个大圆球,处处可以化为刀子,致人死命。
这个思想,就是太极。


或者换个说法,拳击就是用拳头打人。而太极拳说的夸张点,要练到全身处处都是打人的发力点。这个话,前些年杂志上是说,人身无处不是力,周身无点不弹簧。
可能,有朋友会说,你吹牛逼呢?
实际上,假如能够满足一些外在条件,就我来看,太极拳真不是吹牛逼。
打人的劲,其实就是把人体构成合理的物理力学结构,就足以形成致人死命的杀伤力。


像我说的那位朋友,他的师父认为,是把太极拳的几式,拿出来强化,说明他师父还是明白一些拳理的。
但是,
他也只能说,拿几式出来强化。怎么把这几式跟整个拳法贯通呢????


说到这里,就要说到前几天,我讲太极内功,有朋友提出龙虎二气。
实际上,
啥是龙虎二气???
咱们别探讨。因为你谈龙虎二气,就会有人理直气壮出来歪楼,给你带偏。
传统武术,其实现在几乎没有人出来验证。都是坐家里讲故事,谁讲的故事引人入胜,谁就是正宗。


实际上,
龙基本是脊柱,虎基本是丹田。
而我早年学习现代搏击,学的理论里有一句话,当人在运动中,其重心运动方向与轴心发生偏离,侧一切运动无效。
说穿了,就是古人说龙虎二气,或许别有秘密,但是,基本上就是重心与轴心两个人体运动的关系。


明白了这个,再加上人体结构关系,那么,想做到,人身无处不力点,其实就很容易。


现在的中国传统武术,几乎没有人真正能够打败现代搏击高手的。
为啥?
很多人归纳,是功力问题。
实际上,我说过无数次的一个例子,是早年散打王比赛第一年,一个陕西队的拳手,第一场比赛,体力不够,勉力维持。等四个月后,他第二场比赛,不但体力充沛,而且拳法爆发力很强,有很精彩表现。
这个说明什么?
就是说,如果是功力与体能的差距,聘请一个好的体能教练,三四个月,就能把你功力提高。


实际上,
早年,某个拳种打了武林大会,中央电视台给拍了一个系列节目,前几集都是讲述这个拳光荣历史,这个拳也确实是好拳。
可是,最后一集,说了这个拳的迷惑,面对现代搏击,不知道该怎么打。


因为传统武术,习惯接手,而在拳击规则建立后,世界很多武道,都被这种不接手的技术严重威胁,进而建立了自己的现代搏击体系。无论是空手道,泰国拳,都改革了自己原有技术,构建了自己的围绕竞技而训练的体系。


所以,习惯接手的拳法,遇见不跟你接手的,咋办???
其实,大家研究李小龙截拳道,为啥李小龙教永春拳好好的,却创立截拳道?
实际上,


在很多书籍里,李小龙因为教洋人功夫,被华人武术界派人挑战,而这个华人武术界代表,跟李小龙的比武,被李小龙形容为,犹如两个轨迹完全不产生交集的行星。。。。。
说白了,你想接手,人家不接。你想贴身人家游斗。。。你想怎么样,我偏偏不如你的意,你就很难打。

这个就好比说,前面我做的比喻。
如果,你对于武术的训练,停留在一个字一个字的认字的水平,人家不按你的习惯来,你就煞笔。
所以,李小龙创立截拳道,把武术进化到拼音的程度,当你看一个物体,还是物体,我看这个物体,已经可以分析到分子,原子的水平。
这个,就是我写这个帖子的目的。


以人为本,
超越拳种,去分析技术。基于人体,去分析技术。


如果你明白了这个道理,技术,就不需要一一去练。而是可以找到技术内在规律,选择核心去训练,一法通,百法融。


有一些朋友,或许能够理解李小龙的尴尬。
有些人跟你挑战,完全不是想跟你真正对抗,而是想耍戏你,磕瘆你。


早年,我有个朋友,开了家武馆,请我做馆长。
武馆开业,他让我师弟带了很多同学来捧场。实际上,当年我们资金实力都很可怜,他图租金便宜,在我们区偏东南的位置开馆,但是,开业的时候请来捧场的,都是区西北角的一个重点高中的学生。所以,热闹之后,只留下一个孩子,想学习,每天骑自行车穿过全区,来跟我学拳。


当天开业的时候,几个师弟都上场表演,表演之后就冷场了。
师弟小冯,就硬拉一个据说在武警部队训练过的孩子上场,要打实战。
这个孩子实际上不情愿,硬被套上护具,拉上场,他就开始满场跑,一拳一脚不出,就是绕着你跑。小冯也打不到人,不一会,就气喘吁吁。
旁边也算是来观礼的一个朋友,叫小杜,看不下去了,自告奋勇上场,这个人倒是跆拳道练的不错,各种腿法逐一实战,结果,一腿没踢中。反而在追击的时候,一个旋风踢,一脚踢在墙上的镜子,把自己大脚趾踢得鲜血淋漓。。。。。。
那一天,是实在难以收场,我不得不上场,开始没出手,是堵了那孩子两次,把孩子堵在墙角,然后放出来了,可是这孩子并不服,而且他体能确实强,一边绕圈子跑,一边跟同学有说有笑,有些怪话就冒出来了,真是把我逼急了,状态来了,开始出腿踢人,每一腿都踢在他屁股上,绕了两次,都没逃过我的追击,最后一屁股坐地上,说啥不起来了。。。。
也是因为最后这几脚,才算收了一个学生。
其实,一个练武术的人,如果觉得自己练的有两下子了,想装逼,偏偏遇见一个不跟你好好打的,你就很难下台。
你就必须是能够真正把握实战的要义,才能够跟任何对手战而胜之。




回复

举报


回复

举报

楼主是哪里的教练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沃蕙兰

2016-7-20 08:51:00

张老师写的不错,但是很多人并不理解的,就是思维上的层次不同。换句话说练太极的不明白练心意的发劲,八级的也不理解太极的感觉。所以理论可以明白,但实际上并不能做到,即使可以做到也少有人有明确的方向做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精彩评论4


回复

举报


回复

举报

楼主是哪里的教练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沃蕙兰

2016-7-20 08:51:00

张老师写的不错,但是很多人并不理解的,就是思维上的层次不同。换句话说练太极的不明白练心意的发劲,八级的也不理解太极的感觉。所以理论可以明白,但实际上并不能做到,即使可以做到也少有人有明确的方向做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Nexer提供广泛的专业服务和高度专业化。我们为私人和上市公司提供服务。我们拥有超过35年的经验。
  • 手机触屏版

  • 手机APP

  • 微信公众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 星点互联设计
  • 苏ICP备15516793号 | 营业执照   |星点互联科技有限公司|鲁ICP备19001237号-21|鲁公网安备 4236902302000354号 QQ|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21:00

微信:yituqu520

QQ:1575389080

扫码添加微信好友

Q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