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 - Fri : 09:00 - 17:00 上海静安区市北高新38号
访问手机版

扫码访问手机版

App下载

手机扫描下载App客户端

电话: 400 4567 8910
返回顶部
擒拿原理与法则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17581次阅读 3次回复
阅读排行
话家常
2015-12-15 08:29:10


   
   中华武术的擒拿法,是一门独特的技击术,形成于武术的鼎盛时期。 明代嘉靖年间,擒拿法已风靡一时,著名武将戚继光在《纪效新书·拳经》中,对“鹰爪王的拿”便有赞誉。擒拿法继承了古代技击法的精华,又经过专门的实践与创新,自成体系,独具一格。从流传在民间的多种擒拿方法中,可以看到其技击特点非常突出,实用效果特别显著,确有变化莫测之妙,“分筋错骨”之威!它以巧制关节为手段,以擒伏对手为目标,以不伤害对手而达擒获为高超技能,充分体现中华武术“巧打拙,柔克刚”的特点。这些绝招妙技所具有的深奥法理,不仅毫不神秘,而且完全符合现代生理学和运动力学的原理,有着严格的科学根据。正确掌握擒拿术的原理与法则,深刻领悟其变化之精义,用科学的观点探索其生克制化的演绎规律,必定能更好地继承这项宝贵遗产,促进其弘扬于世界。  
   一、擒拿技艺之基础——抓筋拿穴,扭挫关节  
   1.擒拿的方法,首先在于拿制对方的肢体关节,进而才有擒伏的可能。关节是人体骨骼结构及运动的枢纽,关节周围的筋脉穴位,又是难以承受打击的薄弱部位。关节的功能,只可顺动,不可逆转,其屈伸旋转幅度都有一定限度。擒拿术就是针对人体关节的这种特性,依据逆关节施制的技击原理,先抓拿肢体关节及筋穴,并加以牵引控制,进而在相互破解演变之中,巧施妙法,迫使对方之关节反折或超限度捩扭,使其关节及韧 带受挫,产生剧烈疼痛感,从而丧失反抗能力而就擒。对方若要拼力硬抗,势必造成骨折筋伤。  
  2.擒拿的方法,贵在一抓得势,但是这一抓之技,深含法理。两手相交,不是恃力猛抓,拿住关节后,也不是强扭硬压。如果自己恃力大而猛抓硬压,不但因用不上技法而难以奏效,且若遇高手,必被化解而遭反擒,这是“巧制拙,柔克刚”的道理。  
  3.交手接势,应注重轻灵绵随,以沾连为主,运用招法,先抓战机,始宜微动,切忌露形,避免打草惊蛇;一经抓拿得势,要迅速进招,制在措手不及,对方很容易被擒住。同时,还要善于运用擒拿术所特有的手型手法,准确地抓拿住对方肢体关节的一定方位;切不可胡乱抓拿便误以为得手。要知道,一个腕关节就有正面、背面和桡尺两侧共四个方位,还有偏上、偏下各部位,而每一个方位都有不同的拿法、招数及变化。因此,无论抓拿任何关节,首先一定要使手法正确,方位拿准,才有巧变的根基。只有抓拿得法,才能巧施妙招,发挥擒拿术的威力,从而达到制其一点而制服周身的奇效。反之,若抓拿不准,必然失势失法,自己手足无措,结果必遭对方反擒。一抓之技,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练习者须悉心钻研,反复揣摩,确实掌握抓拿技法之奥妙。  
  二、擒拿运动之窍要——尚巧劲,不斗拙力  
  所谓巧劲,主要是裹缠劲与冷疾脆劲,即擒拿法所必备之“内劲”。  
  1.擒拿实战,是斗技而非斗力。艺精招熟,常可一抓而就,猛抓硬斗,易被对方得手。须知,对方刚被抓拿,既可变化脱走,又可拼力反击。我若稍一不慎,不仅手法落空,甚至反遭所擒,故有“巧拿不如拙打”之说。当对方反击和搏斗之时,应当随机就势,伺机再取,切忌拼力硬斗,自破章法。否则将只有“力大胜力小”的可能,失去了技艺制胜的机会。  
  2.研习擒拿术,要善于用巧劲,施妙招,待机而动,顺势应招,轻取关节,巧施裹缠。只要拿住对方的一个关节,则应迅速将其前后之连带关节加以裹抱缠压,牵引控制,并运用螺旋收缩之“内劲”,将其关节裹紧缠死,迫其势背力僵,使之欲化化不了,欲走走不脱,有力拼不上,这就是裹缠劲的特点,也是擒拿法以巧制拙的根本方法。实践经验表明,拿而不缠,必遭拙打,只有拿住而又裹缠住了,才算施术得势。既已得势,对方必然失却反抗能力,急欲脱走或拼力僵抗,而这正是施术者乘势催力、巧用冷疾脆劲发招或擒伏对手的最佳时机。
3.技击搏斗,力是基础,“千狠万狠,力是根本”。擒拿重巧,绝非否定劲力,而是尚巧劲以戒拙力,这是由于擒拿术方法之巧和制敌之妙的特点所决定的。因此,必须认真研究擒拿术的劲力原理和运用劲力的法则。这实际上是一门比较高深的功夫。凡交手应招,首先要观察对方的劲力趋势,或明或暗;要善于引进并化解敌方的劲力,使之无机可乘;这就要有听劲、懂劲、化劲的功夫。施用招法,要讲究虚虚实实,善于运劲、变劲、借劲,抓准机会发劲,发则必中。若无极强的劲力相摧,怎能拿而擒之?这就是方法与劲力之间的辩证关系。  
  4.论武术技能的实质,主要是三个方面。其一,劲力功夫;其二,攻防技术;其三, 审机策变。单就劲力而言,凭力论功是片面的。基本功力之大小,在实战中要受到对手的影响与制约,临场的运用与发挥,则是关键。两敌相持,实力相当,得势者胜;形势相当,  
得机者胜;战机相当,得先者胜。这是技击原理之一。劲力与方法的关系与劲力的重要性,上面略作讲述。现将擒拿法常用之劲力与劲法,择其要点,分述如下:  
  (1)鹰爪力:即指功,系擒拿之基本功。研习擒拿,要有很好的手指基本功,以增强抓拿对手肢体关节的扣握力。擒拿法对手指功的要求,既要手指有劲,又要指节灵活,势如鹰爪,才能很好的实用。  
  (2)裹缠劲:这是裹抱劲和缠绕劲相结合的内向收缩劲。其外形动作,是以手和腕的内外旋转带动肘肩关节,呈螺旋形缠绕对方的上肢或下肢,配合裹缠招法,以克制对方肩、肘、腕三大关节,控制其全臂,以制伏其身躯,这就是擒拿术的基本劲力和方法。其运用之特点,如同蛇缠树枝,树枝越硬,缠得就越紧,越沉。一旦被裹缠劲制住,很难脱解,这种裹缠法是可以灵活变化的,好像常山之蛇,击首则尾应,击尾则首应,击其中则首尾相应,故能制敌于巧。  
  (3)冷疾脆劲:是一种异常急速而坚刚的弹抖发放劲。通过脚跟,腰脊蹬弹抖发,体现在四肢动作的霎那之间;多用于拿住后的发放或击打,并可结合裹缠法,用于重挫对方的肢体关节。擒拿法之所以有“分筋错骨”之威力,根据就在于锁住对方关节之后的这种抖弹之冷疾脆劲。其特点是:劲力完整,发劲突然,不易防化。但是,这种冷疾脆劲的由来,全在功夫的深浅,必须经过长期锻炼,精心揣摩,方能逐步掌握其要领。  
  (4)杠杆劲:这是依据杠杆力学之原理,多以臂骨为杠杆,结合扳、撇、扛、压等招法,以克制对方上肢的肘、肩关节或下肢的胯、膝关节。其妙用之处在于,既可以施术者之臂骨做杠杆,用以重压对方的一支胳膊,而擒伏对手,还可以对方的一个胳膊作杠杆,别住另一胳膊,形成一动双制,其打击威力更大。  
  (5)轮轴旋转劲:通常是在拿制对方上肢掌腕关节后,以腰为轴,使自身较大幅度地旋转,依据轮轴旋转之离心力原理,或者用于牵动对方重心,使其倾斜失去重心而跌倒,或者借助大幅度的旋转动作,旋拧对方之掌腕关节,使其身体重心与关节相分,而达到重挫其关节之目的。  
  (6)滑车劲:这是通过自身重心向下沉坠的重力作用,或者用以将对方背起、掀倒,或者用以增强手法向下的卷折力,以挫伤对方的手腕及掌指关节。  
  (7)挺拔劲:这是由自身向上挺所形成的撑托力,结合扛、扳、别、截等招法,用以克制对方上肢的三大关节。  
  从上述各种劲力与劲法上,足见擒拿崇尚巧劲的原理。全国优秀传统拳中的八极拳、唐手拳对以上七大劲力与劲法的表现尤为突出。  


falao

2015-12-16 21:57:29

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right

2016-1-13 18:22:16

平时回贴的特别多,今天却特别少!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楼主的帖子很提神醒脑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精彩评论3

falao

2015-12-16 21:57:29

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right

2016-1-13 18:22:16

平时回贴的特别多,今天却特别少!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楼主的帖子很提神醒脑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Nexer提供广泛的专业服务和高度专业化。我们为私人和上市公司提供服务。我们拥有超过35年的经验。
  • 手机触屏版

  • 手机APP

  • 微信公众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 星点互联设计
  • 苏ICP备15516793号 | 营业执照   |星点互联科技有限公司|鲁ICP备19001237号-21|鲁公网安备 4236902302000354号 QQ|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21:00

微信:yituqu520

QQ:1575389080

扫码添加微信好友

Q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