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 - Fri : 09:00 - 17:00 上海静安区市北高新38号
访问手机版

扫码访问手机版

App下载

手机扫描下载App客户端

电话: 400 4567 8910
返回顶部
转载 八卦掌内功修炼与进阶方法 按照拳谱+快慢结合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19828次阅读 3次回复
阅读排行
dino7323
2015-2-18 22:29:40
八卦掌内功修炼与进阶方法+快慢结合


本文谈一谈八卦掌内功的习练及进阶方法。



  1992年,有幸在郭古民先生传人吴永山老师指导下习练八卦掌。吴老师演练的八卦掌,轻灵、快捷,一个下式穿掌,嗖地一下起来,非常快,让我非常羡慕。问老师怎么这样快?他说一切都在腰功上,要长腰功就得从松上求,要想松就得慢转圈,松是练八卦掌的重要原则与途径。他说,你如果每天半小时慢练踏地掌,三年以后就会大不一样。吴老师教的踏地掌转圈,特点是身体往圈内扭,每一个动作的定式都要停顿耗一下。下面详细说明:



  一、(以往左转开始)立正起式;2、双腿弯曲身体下坐,趟泥步直步出左脚;3、左脚踏实,身体重心前移,右腿蹬直成弓箭步稍停;4、而后重心完全移到左腿,身体不动,右腿平抬慢慢提到左踝边耗住;不停,转为右侧趟泥步,练法与左式相同。圈大圈小自己选择,开始时可以直转,功夫深些可以逐步向圈里扭转。

  要点:前腿要极力前伸,要像絮棉花那样轻轻地絮向前面;整个过程身体不能长起、左右摇摆,不可蹿、颠、晃;每一动完成都要停顿耗一下,尤其是后腿提上停顿最吃功夫。这样锻炼的结果对去除身体僵劲儿。产生松沉劲作用非常大。



  二、再提升一步,练踏地掌的鹤形步。即,一条腿支撑,一条腿抬起与胯齐,稳住,随后缓缓向前蹴点出去(据有文章刊载,过去有的老武术家的腿能够从下巴颏前蹴点出去,表现出很好的柔韧性和内功功底),而后点出腿像仙鹤迈步一样轻轻落下,弓腿,然后做另一侧式子如图。

  这种练法时间长了,会感到一腿支撑、一腿提起与胯齐会,感觉抬起的腿自己往上飘,非常轻灵。再有就是感觉全身像扣下的一个大钟,自头而下空空荡荡。拳谱上讲的“腹内松净气腾然”,或许就是这样的感觉。抬起腿以脚掌为前导,探步落下也非常轻灵,绝没有初练时砸夯的感觉。



  三、再往深里练,把怀抱单鱼掌(推磨掌)变成鹤形步,高起腿,然后向上蹴点而出,更吃功夫。练法是跟踏地掌一样,后腿提到前腿踝部松沉,然后抬腿与胯齐,这时感觉腿往上飘,身往前合,周身形成一种团乎劲儿。身体带动双掌极力向圆心转去,耗住,再把腿绷直点出,一股内气直贯脚掌,落下弹起腿,弓步。而后,抬后腿跟上再抬腿,重复动作,左右相同。在盛夏三伏天,转该式,每天汗水哗哗地流,身体感觉酣畅淋漓。“尺蠖之屈,以求伸也”,只有大屈,才能大伸,只有大松大柔才能充分发挥弹抖劲儿。



  为了做好此项练习,有如下几个要点需要谨记:



  1、规规矩矩按照拳谱练。八卦掌的拳谱拳诀很多,最有名的是《三十六歌》、《四十八法》,前者是修炼的总则,后者是技击动手的法则。这些都是老前辈实践经验的总结,一定要好好参悟。尽管流派不同,手法各异,套路各异,但练功总的原则离不开这些拳论。



  2、扎扎实实修炼基本功。据说师祖董海川早期教学掌式也很少,后来的各种套路的出现大都是二、三代八卦掌人发展变化而来,其实,各种套路的翻新是建立在八卦掌基本功的基础上的,它们是基本功的展开延伸。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还有幸结识过郭古民老先生另一位姓李的徒弟,这位李师大爷当年拜在郭古民门下学练八卦掌,没怎么学掌式,每天早晚功课就是转踏地掌。他说,老师在时,我们师兄弟与郭老师形影不离,一起练武,喝茶,郭老师叫我们多转圈,并夸我踏地掌圈转得好。



  3、快练与慢练结合。八卦掌可以快练也可以慢练。快练出轻灵快捷,慢练出内功,去僵劲,去拙力,求松净,出大功。只有大松大静内功才长得快。我们常常看到一些人跑场子就是由于没有在慢练上下功夫;一些人尽管练得潇潇洒洒非常美观,但是一碰就出去也是没有内功的原因。由于八卦掌讲究在运动中与人交手,非常讲究身法、手法,所以快练也是非常必要的,但最终还是靠内功支持。对于快转圈,吴老师教我要多转圈少换式,八卦掌的功夫都在圈上,一定要转熟、走透。定式掌的八个掌式都要练,可以快转也可以像踏地掌一样慢慢转。



  4、各种掌式交叉练习。八卦掌练到一定程度,也讲浑圆劲儿、二挣力、阴阳的感应等。由于各个掌式的着落点不同,锻炼的部位也不一样。比如,推磨掌前手的食指挺起,后背的督脉就能领起;而虎口向上,着落点在虎口、肘与腹部。前者走的是前后挣力,后者找的是上下合力,尤其是虎口掌,肘自立,腹部内气自然鼓荡,非常舒服。甚至可以把意念稍稍放在前手,重点放在腹内,感觉前后手轻轻浮摆,胳膊没有了,人好像就是围绕前面的一只手转,而腹内内气鼓荡,不时与前面虎口感应,非常舒服。而抱月掌一摆,双手与后背自然形成一个圆圈,随着功夫的增进,胸部越来越宽敞,双手与后背假想的另半个圆形成一个大圆,而胸部空空荡荡,松散通空的较高境界慢慢生出。还有其他的掌式,指天划地找的是上下手的对拉劲儿,阴阳鱼则是负阴抱阳的前后劲儿,特别是狮子滚球掌则处处显出球形劲儿,左右球,上下球、前后球。至于内气的着落点,在此就不一一展开。



  5、呼吸自然。对于呼吸,吴老师教我就是自然呼吸。他说,转八卦一定要顺其自然,不要过于放意念,意念重了就容易执着,出偏差。很多人都说起吸落呼,我认为这些都是对的,特别是与人交手时尤为重要。但平时就是自然呼吸。一般行进速度可以起吸落呼,但是像踏地掌的慢转就不是简单的起吸落呼,比如,后脚上提后的停顿,就不是一个呼字解决,其中包含几个小呼吸,这样才能心平气和,才能稳住劲儿。等到功夫到了,一起脚一投足,呼吸自然合上。



  笔者从1992年起到现在已经练了15年的八卦掌,每天早晨5点练到6点,然后坐班车上班,晚上8点半练到9点半,特殊情况除外。其中蕴含了很大的毅力,也带来了极大的乐趣。这当中除了练八卦掌还兼练太极拳,常年坚持不辍,时间长了就有些体会。我现在的体会:体内的内气能随着动作鼓荡起来,还能够像水银一样在身体流淌,比如,一个穿掌穿出,内气能够流到掌尖。往后掖掌内气则流到后掌。而体内则空空荡荡、宽宽敞敞。运动起来轻灵快捷。由于练到梢上,两手合力出来,拆手时就比较干净利落,特别是对于擒拿,能非常顺地吃住对方,感觉非常舒服,顺畅。不像没有手劲全靠全身的蛮力生扭,没深没浅,自己费劲,也容易伤到对方。过去老师说手,怎么比划怎么是,反过来,一样的动作招式,自己就拆不出来,合不上。为什么?——没有内功支持。现在就不同了,不但拆起来非常顺遂,而且伴随着气场的作用惟妙惟肖,感觉非常有意思。再说气,有些人觉得身上这里那里热了,就以为内气有了,其实这是最初起的。我的感觉,真正的内气积攒起后,就会在体内鼓荡,涨满,他不但要像传统气功讲的要冲关,实现小周天、大周天循环,而且要像涨水的长江、大河,灌满沟沟渠渠,冲去一切对它的阻碍。这里贯穿着太极大师汪永泉讲的“松、散、通、空”的过程。从另一个角度也可以说是练精化气,练气还神,练神还虚。内家拳的功夫都是相通的。我现在转踏地掌,出腿感觉自然前溜,而且能流到脚趾,提腿到踝感觉身体外面形成一个磁场,把你稳稳拖住。说到这里不得不提到一件事情就是内气是什么,常常看到一些所谓的武术教练,教人一上来就是呼呀、吸呀的,弄得一些刚刚入门的学员不知就里。我认识一位60多岁的练太极拳的老太太,拳还没有练好,却几次问我,内气到底怎样吸、呼?我告诉她不要追这些,到时你就感觉到了。


  笔者认为,内功的修炼确实与呼吸有关系,它可以调整身心使修炼顺遂,但是内气却不是简单的呼吸之气。内气在身体里可以像水银一样,随意流动,比如当我慢练时,一个后撩掌出去,心中一静,屏住呼吸,内气却伴随意念沿着胳膊手指流动。我认为,内气是一种物质,虽然我们现在还不能很好地去定义它,但它更多的是伴随着动静的转换(动中求静,静中求动)而不断产生,这点是无疑的。
只学习了!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ibm8800

2015-2-18 22:48:03

好东西,谢谢楼主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写的很棒,有启发,谢谢您的无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精彩评论3

只学习了!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ibm8800

2015-2-18 22:48:03

好东西,谢谢楼主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写的很棒,有启发,谢谢您的无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Nexer提供广泛的专业服务和高度专业化。我们为私人和上市公司提供服务。我们拥有超过35年的经验。
  • 手机触屏版

  • 手机APP

  • 微信公众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 星点互联设计
  • 苏ICP备15516793号 | 营业执照   |星点互联科技有限公司|鲁ICP备19001237号-21|鲁公网安备 4236902302000354号 QQ|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21:00

微信:yituqu520

QQ:1575389080

扫码添加微信好友

Q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