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 - Fri : 09:00 - 17:00 上海静安区市北高新38号
访问手机版

扫码访问手机版

App下载

手机扫描下载App客户端

电话: 400 4567 8910
返回顶部
山东国术馆的那些人和事 文/魏敬群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22048次阅读 0次回复
山东国术馆的那些人和事文/魏敬群

2011年2月14日生活日报


“剑仙”李景林为首任馆长,韩复榘曾强行推广太极拳

山东国术馆首任馆长李景林 李景林(右)教授弟子黄元秀剑术

山东国术馆大礼堂 窦来庚
中医为国医,京剧是国剧,武术被称为国术。1917年,中国北方掀起新武术运动,发起人是时任济南镇守使的军阀马良。他对传统武术套路做了改进,使之有了突出的节奏感,可以用口令指挥操练,人称“中华新武术”。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纷纷成立武术传习所、武术会等组织,广泛开展新武术运动。1927年,又演变为国术运动。其后,国民政府在南京成立中央国术馆,1929年,山东国术馆成立,今天我们将为您讲述山东武术史上的一段辉煌旧事——【山东国术馆首任馆长李景林】
  “武当剑仙”弟子多,著书立说传佳话

  1929年4月,山东成立国术馆,原奉军五虎上将之一、曾任直隶督办的李景林应邀任馆长。李景林是武当剑派和杨氏太极拳的传人,精通武当剑和内家拳术,人称“武当剑仙”、“神剑李”。
  山东国术馆位于济南经四小纬五路1号,国术馆除办公室、宿舍、大礼堂外,还有一个长约120米,宽约50米的操场。李景林在职时,重视太极拳、八卦、形意拳、武当对剑、散剑对击和少林拳等各种传统精华套路,要求严格,教学正规。他要求教师每月要给学员做一次示范表演,有拳术、器械、对练等。当时,大家都不愿将拿手功夫示人,但李景林执意不肯。他自己更是打破武林惯例,向社会公开武当剑谱和太极拳法。他所编创的武当对剑、活步对剑、散剑法流行于世,为弘扬武术一脉贡献颇大。1929年冬,李景林请杨健侯的儿子也就是杨露蝉的孙子杨澄浦著谱,经三次修改后,由山东国术馆教务主任李玉琳演示,摄影成图,最终由李景林定稿,《太极拳讲义》遂得出版发行。当时,有人称之为“李景林式”,又称“杨氏新架”或“新杨式”。这册由李景林定稿并作序的《太极拳讲义》,是国家体育总局至今仍在推广的《简化太极拳》的基础。
  李景林在山东国术馆内,被人称为“李督办”。这位相貌清癯的武术大家,经常去皇亭体育场、官扎营武术社等处表演剑术和太极推手。他做剑法示范时,故意穿着长衫,手持竹剑,剑尖包扎沾有白粉的棉球,对剑者持同样的竹剑向他进攻。山东国术馆内的众多高手,除他的高徒杨奎山外,没有哪个人的竹剑能碰到他的衣衫边角。而每个进攻者的手腕必有几处红紫斑块,身上还有多处白点。李景林出剑神速,且是一着两点。他的太极推手柔中寓刚,绵里藏针,发劲动作反应极快。山东省政府每次举行宴会,他必应邀舞剑,长袍也不脱,反更见潇洒。他的拿手好戏是与他的弟子们推手,十几个彪形大汉被他推得东倒西歪。
  李景林在武林声望颇高,其入门弟子有五百多人。1931年12月,47岁的李景林突患痢疾在纬九路寓所去世。

  【省政府主席兼国术馆馆长韩复榘】
  练拳治好慢性病,强行推广太极拳

  1932年,山东省政府主席韩复榘亲自兼任山东国术馆馆长,武术名家窦来庚任副馆长。
  韩复榘通令有武术基础的各县成立国术馆,由县长兼馆长,副馆长由精于武术者充任。山东一百多个县,成立了68个县立国术馆。济南市当时有22个武术分社,分布在苗家巷、经四纬九路、南关徐家花园、北园等处,共计社员一千三百多人。
  自1933年起,每年春季都举行全省武术比赛(省考)。每次比赛,韩必拨款资助,到场参观,亲自给优胜者发奖并训话。他号召大家“都来提倡国术,将来由强种以强国……以洗去‘远东病夫’的耻辱。”(清末民初,孙中山先生多次提出“强国强种”口号,疾呼“强国必先强种,强种必先强身”,大力提倡全民健身,崇尚“尚武精神”。——编者注)
  韩复榘每天清晨坚持练习太极拳和太极剑,并要求其部下都要练习国术拳脚,尤其要练习太极拳。原来,韩复榘在1930年得了慢性病,中西医都看过,效果均不佳。后李景林推荐省国术馆教授于化行教韩复榘打太极拳,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韩的病渐渐好转以至康复。韩大为高兴,安排于化行当了省政府参议。他还拨出专款,重印省国术馆编著的《太极拳讲义》,并为之作序。他在序言中说:“稽其有益于身心,而刚强无害者,厥惟太极拳……爰集公务人员,从事演习,果能神而明之,施于四体,不信而喻,则返虚入浑,积健为雄,必收巨效”。他下达行政命令,让民政厅、财政厅、建设厅、教育厅这四大厅的所有人员一律学习太极拳,并让省国术馆举办太极拳师资训练班。省政府在省体育场举行过两次太极拳大检阅。韩复榘和四位厅长先打一遍,以示表率,然后检阅开始。四大厅所属各机关单位列队进场,集体打太极拳。有两个科长一时忘记了动作,手忙脚乱,出了洋相。韩十分恼火,命令这两个人在大家面前罚跪。从此,人人认真习拳,谁也不敢马虎。

  【腿力惊人的国术馆副馆长窦来庚】
  “七七”事变闭馆后,抗日殉国豪气存

  山东国术馆副馆长窦来庚是山东临朐人,自幼尚武。1919年考入济南一中,次年转入马良创办的山东省武术传习所学习。窦来庚本来就有扎实的武功基础,又经过严格训练和刻苦学习,各项武艺都有精进。1923年4月,他赴上海参加了全国武术运动会,获大会最优等奖。1928年10月,第一届全国武术国考在南京中央体育场举行,先进行刀、枪、剑、棍、拳的预赛,合格者晋级其后的对抗赛,主要有摔跤、散打、长兵器和短兵器。最终,窦来庚等15人成为最优胜者。
  窦来庚1931年任山东省立民众体育场(即后来的山东省人民体育场)场长,1932年任山东国术馆副馆长,1935年承办“志成国术研究社”,其间还兼任济南一中和齐鲁大学的国术教员。济南一中开设有国术课,校内有一个专门用于习武的小操场,旁边的仓库里,排列着很多武术器械,除了刀枪剑戟等十八般兵器,还有峨嵋刺、九钉耙等。当时,学生下午必须参加体育和国术训练。国术由窦来庚老师传授,先练弹腿,这是练长拳的初步招式。窦来庚个头有1.8米,双目炯炯,声如洪钟,做起动作虎虎生风。有一次,学生想见识一下窦老师的腿功,正好不远的地方有一个木制篮球架,他抬腿发力,竟将直径二三十厘米的木柱一脚踹断,令人咋舌。同学们还对他表演的大刀赞不绝口。窦来庚寝室床前挂有一把宝剑,他总在午夜练剑,满天星斗伴着熠熠剑影。
  1937年“七七”事变后,山东国术馆闭馆,馆中人员包括第三期师范班毕业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三集团军司令部警卫武士大队,窦来庚任上校大队长。
  1938年,武士大队改为国民军义勇队,在窦的老家临朐开展抗日斗争。
  1938年秋,国民党山东省政府将国民军义勇队改编为山东省保安第十七旅,窦来庚任旅长,率部与日伪军作战二十余次。
  1942年7月19日凌晨,日伪军三千多人分多路向窦部发起进攻,保安十七旅兵力、武器与敌悬殊,节节失利,激战到下午四点,队伍只剩不足一百人。窦来庚中弹负伤,誓死不当俘虏,毅然饮弹自尽,时年42岁。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感其忠烈,追授为陆军少将。1988年,山东省人民政府追认窦来庚为革命烈士。
集名师·重实战·课目精良
  山东人自古就有练武强身的习惯。特别是辛亥革命后,为保卫自己的家园,齐鲁大地民间尚武之风日盛。军政当局为了训练军警人员及体育师资,开始倡导国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是山东武术颇为繁荣的时期。据1935年官方不完全统计,全省国术馆、社、所共有236处,实际数字还要多。山东国术馆是中华民国时期,除中央国术馆之外最有影响的地方武术机构之一。之所以能有此佳绩,全凭山东国术馆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教师队伍整体素质高。建馆初始有以下几位名师,分别是大武术家李景林、“枪王李”李书文,以八卦掌闻名的武术名家蒋馨山、“藤枪黄”黄之洞,武术一等教习杨奎山。
  (二)注重实战。首批学员均是参加过“全国打擂比赛”的武林高手,使山东国术馆成为一座名符其实的武术研究院。此外,对学员实行包吃住及按月发津贴制度,是义务培养“强身强国强种强族的武术人才”及“全民国术化师资”的基地。
  (三)课目设置精良。课目有选修课,但规定有四项必修课,即太极拳、八极拳、武当剑和六合枪。选修项目不限,可自由选择和互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Nexer提供广泛的专业服务和高度专业化。我们为私人和上市公司提供服务。我们拥有超过35年的经验。
  • 手机触屏版

  • 手机APP

  • 微信公众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 星点互联设计
  • 苏ICP备15516793号 | 营业执照   |星点互联科技有限公司|鲁ICP备19001237号-21|鲁公网安备 4236902302000354号 QQ|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21:00

微信:yituqu520

QQ:1575389080

扫码添加微信好友

Q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