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 - Fri : 09:00 - 17:00 上海静安区市北高新38号
访问手机版

扫码访问手机版

App下载

手机扫描下载App客户端

电话: 400 4567 8910
返回顶部
八卦掌走转中的“旋转轴” 关朝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18541次阅读 7次回复
阅读排行
八卦掌走转中的“旋转轴” 关朝


八卦掌练习以围绕一个圆走转为本,那么在走转中有没有旋转轴,如果有旋转轴在哪?这本是八卦掌练习最基本的问题,但如果问问八卦掌的练习者,这个问题还真不见得回答的出来。我想结合自己练习八卦掌的实践谈谈自己的认识,欢迎大家参与探讨。



这个问题之所以不一定回答的上来,在于首先很多八卦掌练习者把八卦掌的走转看成是一个平面的圆而不是一个立体的球,平面的圆旋转是围绕一个点——圆心而不是一个轴,只有体会到一个立体的球才会有“轴”的概念。拳经曰八卦转掌妙无边。行如推磨走当先。步法要稳圈要圆,上下与中分三盘”。只有把八卦掌分为上、中、下三盘练习才会体会出八卦掌立体的球的感觉。其次这个轴在哪里?我们走转中有一个还是两个轴?



很多人喜欢围绕一棵树走转,那么这棵树就是走转的轴,实际这种练法是设置了一个假想敌,真的技击交手,对方的中轴就是那棵树。除了这个旋转轴之外,我个人体悟走转中我们自身上还有一个旋转轴,我们下盘的蹬脚磨胫,曲腿趟泥,起平落扣,中盘的旋腰拧胯,撑裹拧钻,上盘的龙形猴相,以头为旗都是围绕这个旋转轴,只不过由于围绕这个旋转轴的旋转不是一个完整明显的圆,而是源于自身的拧转,又出现在自身上,很多人没有体会到。用好这个旋转轴是练出八卦掌三盘合一的内力整劲的关键。实际这个旋转轴就是我们在走转中的自转轴。围绕这个自转轴的身体整体旋转靠下盘脚的摆扣、中盘的旋腰拧胯,更要靠以头为旗的领转。这个自转轴起自走转中支撑脚脚底涌泉穴,止于头顶百会穴。由于走转中两脚不断交替落地,重心在两脚间不断变化,因此这个旋转轴也在两脚间不断变换,是个动态的旋转轴。这个自转轴不仅是我们走转中身体间架的中轴,而且是我们八卦掌内功练习气路的通道和形成整劲的力线通道,因此在我们练习八卦掌的不同阶段对这个自转轴的体会是不一样的。比如下盘练习阶段你是以脚的里摆外扣带领全身走转(在这里的上、中、下三盘含义不是指桩架的高中低,而是领转意念所在位置),而中盘阶段是用腰胯的拧旋带动全身走转,而到了上盘练习阶段是用后脑带动全身走转,到了三盘合一阶段则要把三盘统一起来,这时可以想象把身体从中间分为两半,支撑脚一侧身体由于是旋转轴所在,因此在瞬间是原地旋转,而另一半则像一扇门板整体绕支撑轴旋转。八卦掌也像其他内家拳一样追求内功练习要达到周身一气,但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例如练习到内气能循督脉上行,即打通小周天的过程(所谓气贴背)和以后到打通中脉的层次由于气路的变化对这个自转轴的体认可能是不一样的。



佚名的八卦掌前辈所著八卦掌著作《周天奇数》在书中对八卦掌练习中的立体模型提出了“平盘”、“竖盘”和“斜盘”的概念,该书指出,“三盘体用者即平盘、立盘、斜盘是也,三盘中皆以五行为体,八卦为用,以明其真谛也。……平盘者,为步法。……立盘者,为身法,……斜盘者,为手法。”这种提法是有一定道理的,但还不够全面。平盘,即走转中的水平面,技击中不仅涉及本人的步法,还涉及到敌我双方的相对位置变化,如果用现代科学来表示,就涉及到利用坐标系来表示方位关系。前辈们用文王的后天八卦图来表示这种相对位置。在这里后天八卦图实际就是一种含有八个象限的平面坐标系,这个坐标系没有定量的描述双方的相对位置,但用乾、坎、辰、震、巽、离、坤、兑命名八个方位,即四正四隅,虽然没有定量描述,但在武术技击的瞬间万变中能直观反映出方位就够用了。如果在此平面坐标系的基础上加上一个纵轴,就变成一个立体坐标系。如果用我们前边提及的八卦掌走转的旋转轴作为纵轴,就可以形成两个立体坐标系。其中以走转中的假想敌中轴为纵轴的坐标系是我们走转中的公转坐标系,而自身中轴为纵轴的坐标系则是自转坐标系,后者实际是前者的子坐标系。这就好比地球围绕太阳公转,自身又围绕南北极自转,只不过地球的自转轴和公转轴成一个角度而使地球有了四季变化,而八卦掌走转的自转坐标系和公转坐标系的纵轴都是垂直地面而相互平行。我们在练习八卦掌走转时这两个坐标系在不同阶段、不同层次中有着不同的作用。



我们虽然从一开始转掌就是围绕公转圆旋转,但实际初始用得较多的却是自转坐标系。前边讲过我们下盘的蹬脚磨胫,曲腿趟泥,起平落扣,中盘的旋腰拧胯,撑裹拧钻,上盘的龙形猴相,以头为旗都是围绕这个坐标系的纵轴,就是圆的大小也是由你的双脚的摆扣步角度决定的。在技击的初中级水平阶段,多数人也是以自己为中心守中用中,即以自己的“中”为核心,不让对方攻击自己的中心——坐标系的纵轴。在这个层次的练习阶段,着重关注对方从四正四隅哪个方向进攻和自己如何镇守城池。以头为旗的领转中,前手为实,后脑为虚,即意念在自己的前手上。而到了技击的高层次阶段,是以对方为中心。八卦掌技击多采用不和对方正面硬碰硬的打法,而采用拳诀里所说沾粘连随不丢顶,不挡不架顺敌情,让出地位争主动,动人将动静人静”,“人刚我柔全仗走,创造条件夺先手,转入我顺人背时,柔转刚兮粘即发”。此时前手与对方接手多是虚手,此时前手有一掤劲以达到不丢不顶,实点在后边以头为旗三盘合一走转,常常以后手打人。因此此时的练法就变为前手为虚,后脑为实,当然这是在下实上虚的前提下。这时接手对方的感觉是“空”,摸不到你的力点。八卦掌高层次的“抽身换影”练法就是这种练法的具体体现。



大家常说八卦掌技击中常常出其不意的转至对方身后“背孤击虚”,但在实际使用时你是先摆步后扣步还是扣、摆、扣,脚落在相对于对方的哪个位置,在此位置可以使用那些招数攻击对方都要在平时演练以便了然于胸。这就要用到公转坐标系以便对相对位置的变化头脑清晰。



总之在八卦掌走转练习中用好自转轴和公转轴对提高八卦掌练习和技击的水平有着很重要的意义,至于公转坐标系和自转坐标系采用后天八卦图还是采用十字坐标系就看习练者自己的方便了。
morpheus

2015-4-16 01:09:05

所以,地上有八卦,心中有八卦,人身上每一個動節都有一個八卦。
這樣,走轉,就不是走圈圈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huameng

2015-4-16 01:12:15

谢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地球自转,又围着太阳公转。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hai7025

2015-4-16 01:22:02

謝謝樓主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hillman200hk

2015-4-16 01:22:16

有大三节就不错了还七节哪?看看视频,图片真汗颜!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yeyu11

2015-4-16 01:27:44

旋轉軸這個討論很實在,但文中忽略了旋轉軸的轉移變換這概念。

八卦掌之神妙在於「自身的旋轉軸非單一之軸」,
基本上七個主要活動關節都是旋轉軸。
旋轉軸在應敵間不停轉移變換,造就出變幻莫測之勢態,
就比太極所謂「左重則左虛、右重則右杳」更為靈巧。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cailang2000

2015-4-16 01:33:59

哈哈,对照这个,看来我的八卦掌也有一定的造诣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精彩评论7

morpheus

2015-4-16 01:09:05

所以,地上有八卦,心中有八卦,人身上每一個動節都有一個八卦。
這樣,走轉,就不是走圈圈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huameng

2015-4-16 01:12:15

谢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地球自转,又围着太阳公转。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hai7025

2015-4-16 01:22:02

謝謝樓主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hillman200hk

2015-4-16 01:22:16

有大三节就不错了还七节哪?看看视频,图片真汗颜!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yeyu11

2015-4-16 01:27:44

旋轉軸這個討論很實在,但文中忽略了旋轉軸的轉移變換這概念。

八卦掌之神妙在於「自身的旋轉軸非單一之軸」,
基本上七個主要活動關節都是旋轉軸。
旋轉軸在應敵間不停轉移變換,造就出變幻莫測之勢態,
就比太極所謂「左重則左虛、右重則右杳」更為靈巧。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cailang2000

2015-4-16 01:33:59

哈哈,对照这个,看来我的八卦掌也有一定的造诣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Nexer提供广泛的专业服务和高度专业化。我们为私人和上市公司提供服务。我们拥有超过35年的经验。
  • 手机触屏版

  • 手机APP

  • 微信公众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 星点互联设计
  • 苏ICP备15516793号 | 营业执照   |星点互联科技有限公司|鲁ICP备19001237号-21|鲁公网安备 4236902302000354号 QQ|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21:00

微信:yituqu520

QQ:1575389080

扫码添加微信好友

Q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