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 - Fri : 09:00 - 17:00 上海静安区市北高新38号
访问手机版

扫码访问手机版

App下载

手机扫描下载App客户端

电话: 400 4567 8910
返回顶部
学咏春拳过程中师父讲了很多东西,完全改变了我对武术的看法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21473次阅读 3次回复
阅读排行
先自我介绍一下吧。。。本人现居武汉,23岁练咏春一个月,是个纯萌新,不过学拳过程中,师父讲了很多东西,完全改变了我对武术的看法。
这段时间在论坛看帖子,发现大家讨论的很多问题,都是我向师父师兄探讨过的。所以想跟大家说说我从武术中学到的东西。不对之处希望大家能够指点一二,感谢′◡`





1,武术,学的是武,不是术
我一直很疑惑的点,就是为什么很多大师,练的拳不同,练着练着却差距不大了。后来师父给我点了一句,秒懂:人体构造都是一样的,最合理的架构方式也都相差不大,练武就是在练的这个嘛。
所以说,练武就是在有这样一条路,殊途同归。学拳不应该把眼光放在套路上,而更多的是要放在更深一级,如何通过各种练习走上这条武学道路,如何在这个过程中提高自己,磨练自己,完善自己。





2,传统武术不是花架子,但也不是无敌的神功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习武本身就有很强的对抗性,求胜也是必然。不过呢,网上很多无脑黑和无脑吹我觉得没必要了。客观来说,传统武术真的是一本晦涩难懂的好书,入门难,但是真正入门以后,就会被其中的内涵、精神、智慧吸引住,从而成为一件一辈子都搞不定的爱好。传统武术中,技击占了很大一部分内容,但是不是全部,因此不要把技击当成武术的全部。另一方面来说,不管是跆拳道,空手道,还是咏春拳,形意拳,都是武术,都是在追求武学道路。能分输赢的只有人,没有术。
大家殊途同归,谁也不用鄙视谁,排挤谁,这都是各民族的智慧,值得尊敬。





3,实战就是实战,没有什么咏春实战、散打实战
这是我今天请教回来的东西。
我提问的时候说了一句网上的咏春实战,师父马上回了一句:哪有什么咏春实战,实战就是实战。
如果真的是实战了,我们的目的无非就是最小代价干掉对手,而不是摆poss告诉大家:“我是咏春传人,看我膀手摊手用的多好”。
师父说,练传统武术的人,真正实战的时候你基本看不出他是练的什么拳,有时候甚至看起来就是乱打。但其实呢,练拳的你可以在这种打的过程中,知道如何更好打击对手、保护自己。就比如我练的咏春,实战中如果我想的是我等一下先膀再擸,那我基本上死得快了……因为实战是没有时间去想这个的,靠的是本能行为,你脑子里想的实际是保持架构、抢中打中这些战术作用,自己自己到底是打还是跑这类问题



4,习武,目的是保护,愿这辈子不用实战
这个是我自己的感悟。
我发现一个问题,生活中学散打、拳击这类搏击术的人,很多都有非常强的好斗之心;而真正修习传统武术的人,却大多谦恭有礼、毫无架子可言。我个人觉得,在学习传统武术的过程中,也会因为传武的精神和内涵,改变人的心态。
就比如现在,我学咏春的想法就是强身健体,保护自己以及要保护的人。在这种心态下,我会学咏春,会学实战,但我不希望真的能用上实战。

目前大致就是这些感悟了,希望我们大家能一起探讨吧。。。
正解,再把眼光放深远点就会发现,练武最后磨炼了心性,学会了做人。甚至,一阴一阳连消带打的拳术理论中,明白了为什么画作里的明暗呼应,明白了乐曲里高亢和低沉的互相衬托,明白了漫长人生故事里的悲喜乐趣。最终结果都是让人明事理,然后变得豁达。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赞同,争凶斗狠的人不配谈武,可以说他们连第一课都没完成,习武先习德。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想起以前有个网友发的帖子写他的心路历程:学拳以前和别人起了冲突总是冲动打架,后来为了更好的打架学了功夫,然而学功夫以后每次和别人起了冲突总是在劝自己冷静下来慢慢聊——因为怕自己出手会打残对方赔医药费。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精彩评论3

正解,再把眼光放深远点就会发现,练武最后磨炼了心性,学会了做人。甚至,一阴一阳连消带打的拳术理论中,明白了为什么画作里的明暗呼应,明白了乐曲里高亢和低沉的互相衬托,明白了漫长人生故事里的悲喜乐趣。最终结果都是让人明事理,然后变得豁达。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赞同,争凶斗狠的人不配谈武,可以说他们连第一课都没完成,习武先习德。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想起以前有个网友发的帖子写他的心路历程:学拳以前和别人起了冲突总是冲动打架,后来为了更好的打架学了功夫,然而学功夫以后每次和别人起了冲突总是在劝自己冷静下来慢慢聊——因为怕自己出手会打残对方赔医药费。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Nexer提供广泛的专业服务和高度专业化。我们为私人和上市公司提供服务。我们拥有超过35年的经验。
  • 手机触屏版

  • 手机APP

  • 微信公众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 星点互联设计
  • 苏ICP备15516793号 | 营业执照   |星点互联科技有限公司|鲁ICP备19001237号-21|鲁公网安备 4236902302000354号 QQ|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21:00

微信:yituqu520

QQ:1575389080

扫码添加微信好友

Q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