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 - Fri : 09:00 - 17:00 上海静安区市北高新38号
访问手机版

扫码访问手机版

App下载

手机扫描下载App客户端

电话: 400 4567 8910
返回顶部
形意拳打斗技法训练的升华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13004次阅读 3次回复
阅读排行
形意拳技击训练的升华
各位老师们、武林前辈们、同仁们你们好!
今天我借这个中华武术交流平台, 来和大家一起交流武学心得,感到十分荣幸,班门弄斧也好,在孔圣人门前卖字也罢。总之,我今天把我几十年,所学到的形意拳的心得体会,亮出来和大家交流交流。并请同行指正。
书归正传!
第一讲、 练拳不能光练套路!
左一个套路右一个套路!钻在套子里不出来,死般硬套,老学不完,老学不会,拳也练成死拳,不会用、不能打、技艺没技艺,技巧没技巧,练上几十年,光会挨打。不能打、不会耍,和做广播体操一样,那不叫武术!这种练法不结合实战,不科学。这样练武只能把人套死,出不来!套路只是中华武术的一部分,更确切的说:是练武术的起点,是基础,而不是全部。所谓中华武术就必须讲打!打又讲怎么打?是瞎打呢,还是用技巧打呢?当然是用技巧打。这一点是肯定的!如何运用技巧来打呢?不但用技巧来打而且要打败对手,这就是技击。这就得练!练,怎么练?不能瞎练,也不能单练老练套套。练拳做功好比盖房子!前面说了,练套路只是基础,而不是墙,更不是栋梁!什么是墙呢?功夫!功夫是时间,过去徐沟土话说:你有功夫没功夫? 就是问有时间没时间!垒墙需要功夫,也就是需要时间的。功夫、还不是一个人的功夫,而是两个人以上的对手功夫!“纪效新书”里讲的对手功夫!这才是栋梁!这样的练功方法我们武术界前辈,从古到今一直研究,而且这也是我们与后人要承前启后,一直研究下去的课题!我们至古到今许许多多军事家著的《武经七书及太公兵法、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六韬三略、唐李问对,三十六计》等等,都是告诉我们如何战胜敌人的指导性书籍。
第二讲:“形意拳的技击训练功法搓手”是怎样形成的!
一,车派形意拳精髓六种打法

我们在长时期的练拳实践中,从开始的压腿、踢腿基本功,逐步的进而三体桩功,到劈、崩、钻、炮、横、五行拳及龙、虎、猴、马、鼍、鸡、台鸟、燕、鹞、蛇、鹰、熊,十二形基础拳,进退,四把,杂式捶,等基础套路。继而五花炮,五行炮,安生炮,九拳等对练套路,各种器械等。

由于恩师苏登瀛先生,品德高尚,广泛结友,平易近人,其门人受益匪浅,特别是接触到杨吉生老师的“对练六法”,学到了形意拳中对练的技击要领,《对练六法》这是对拳练习的六种技击法则。“对练六法”; 是晋源区已故杨吉生老师所公开了的形意拳秘法。在形意拳的对拳攻防训练中五花炮.、五行炮 、及挨身炮等都可以举一反六,用六种不同的技击艺术进行演练。1、捎节法:为一般普同打法。主练进退。身稳步灵,反应敏锐,攻防合道,进退适宜。2,、拿法:为打中有擒拿,拿中有缠绕反擒拿之法。3、截法.:对打时主要针对中节肘臂的拦.截.拨.裹技击之法则。4、化法: 在对练中相互应变缠绕、顺随、翻转,奥妙无穷的化解之技击法术。5、根节法.:对练时主以贴身靠打,头.肩.肘.胯等的自然对应,以直接击打对方根节为主的技击艺术。6、 开法 :没捞没摸,讲究高手遇好手,不可手挨手,不知对手何时出击,动静虚实莫测,轻重快慢不知,使对手防不胜防的技击练法。如儿童嬉戏斗玩一般,这样在对练中就增加了练拳的多元化和技巧性。
六种各具特色的对拳练法实乃形意拳之精华。
二、 学习撕扒
当我们沉醉在形形色色的六种打法中时,却又幸运的遇上了一位高人,这就是名振山西的孙德宜老师,孙师排行第四且靠卖豆腐为生,人称“意拳圣手豆腐干四”孙德宜老师和恩师苏登瀛先生是师兄弟,而且相处特好,经常来徐沟,而且每次和我的师兄弟们动手时,原本得心应手的打法在他身上一招也用不上了!大家都感觉很奇怪,这是什么原因呢?原来在他们老一辈的传承中,有车派车永宏祖师传下的绝秘练法>,这种做法是二人散手训练,乱打乱拽,想怎么打,就怎么打,硬打硬进,毫不留情,不管对方出什么招式,我行我素自由踢打,从乱打乱进中吸取经验,总结方法,据说车师与他的八大弟子们经常在一起撕扒,特别是李复祯,小名常有,人称“无敌神拳常有师傅”每天打练,练功时怕彼此离的太远,“好拳打不了跑拳”境然站在地圪斗里打“过去字号家也就是买卖家,店铺里有地火,地圪斗一般长一米六七宽一米二三,深一米三左右”经常踢打的浑身青一片、紫一片的,当然也讲究点到为止。在过去听人说李复祯是有名的出手狠,把武林界打遍无遇敌手,在他手下打坏者不计奇数,据说有个唱戏的好武生要找他见一高低,人们说好拳师打不了一个烂戏子,言下之意是戏子们为了有饭吃,练功辛苦软功好,干脆利落,穿蹦跳跃、闪展腾挪,跳的高,跑得快。常有师傅一再推托说不用动手,好好的你唱戏我护院,井水不犯河水,那武生就是不听劝说,觉的他功夫好,死缠硬磨非见高低不可,常有师傅无奈之下动起手来,武生腿也真快一个鞭腿照常有头部踢来,说时迟那时快,常有师傅这里抬手一架,只听的咯嚓一声响,再看那武生已倒在地上不动了。这时他的腿已成了两截,而且再也不能登台跌武了,最后在戏班里打了梆只。原来,孙德宜师叔学了“撕扒”这种功夫不说,还经常和他师傅布学宽先生练狮吞手,此法在撕扒中加进了八卦掌的狮子抱球,狮子滚球等吞化手法,较之又多了柔功,经常的对练,这种做法让孙的师兄张永义看到后说:形意拳那有那样练的,又软又绵的,形意拳就是不招不架,三下两下见成效,犯了招架就是十下的做法。这那能练出好拳呢!结果几年后,他和孙动手时没想到无论怎样也打不过孙德宜了,才知狮吞手的利害。孙师叔用这种做法和我们斗小孩子似的经常练着玩耍 。
我们从此又学会撕扒与狮吞手的练法。
三、学习与研究:

从此我们师兄弟经常在一起撕扒踢打,打闹的不亦乐乎。可是有一点经常练完个个鼻青脸肿,那个腰酸腿疼。身上到处看到青一块紫一块的,一掌扇在脸上火辣辣的,一拳打在眼上火冒金星,一脚踢在小腿上,只觉得小腿象弯曲了一下,又慢慢麻酥酥的回复正常。过后两条腿血淋淋的不是青紫,就是破烂。这次我感受最深,真想放弃我心爱的武术。回到家里一边疗理腿伤一边琢磨,时代的变迁,要求人们的思想也转变。照这样撕扒下去,这种优秀的功法非失传不可。想来想去脑子里乱七八糟,形形式式的各种各样的对练套路,错综复杂的对练六法,以及猛攻硬打硬进无遮拦的撕扒,和你打一拳他踢一脚的场面,那被打后心理上产生的不平衡不服气的目光,有时还争的面红耳赤互相抱怨,又想到专练柔化吞吐的狮吞手等等,突然间想到,何不把这些错综复杂的练法打法,揉在一起刚柔相济,搞出一种既不伤人又能练出功夫的做法来呢!,这种对练方法首先是互不伤害。互不伤害就不能踢打,过去不也说点到为止,为什么却谁也做不到呢?点到怎么就为点到,点轻也是点到,点重也为点到。双方动开手一个说点重了,而另一个却说没点到,谁也搞不清,因此一边拍打揉搓自己的伤痕,一边拿笔在纸上比划着,要想不伤人就不能踢不能打,从原则上规定互不伤害,不许踢打,首先我们将形意拳的五行,劈、崩、钻、炮、横基础拳在对练中实际进行操练。
没看。形意拳里行家多。等高手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感觉有点道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新手看不懂、、等高手解答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精彩评论3

没看。形意拳里行家多。等高手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感觉有点道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新手看不懂、、等高手解答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Nexer提供广泛的专业服务和高度专业化。我们为私人和上市公司提供服务。我们拥有超过35年的经验。
  • 手机触屏版

  • 手机APP

  • 微信公众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 星点互联设计
  • 苏ICP备15516793号 | 营业执照   |星点互联科技有限公司|鲁ICP备19001237号-21|鲁公网安备 4236902302000354号 QQ|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21:00

微信:yituqu520

QQ:1575389080

扫码添加微信好友

Q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