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先申明,我这个只是个体表现,不具备普遍参考性,如有类似或者,请立即就医遵医嘱,一切以医生为准,不可擅自用身体冒险玩实验。
此个人身体差异个体实验不具备参考性和验证性
自去年夏天以来,快一年没有感冒了,前些日子干活后大汗淋漓,换了衣服,擦干了汗,以为汗收的差不多了,于是洗了个热水澡,然后仰面八叉的躺下睡觉。第二天早上醒来觉得有点清水鼻涕,我知道估计是受了风寒,于是早上一阵大运动量出汗,顺带切了生姜加了紫苏叶子和红糖熬水喝,到下午,鼻涕基本没有了。
我觉得寒气应该差不多从体表去了。
我之前鼻子就有些过敏,去医院抽血查过过敏源,然后报告写了一大堆,就只告诉我过敏性鼻炎,具体过敏物质没写明。白抽了我的血。
有时候遇到灰尘会打喷嚏,但又不是每次遇到粉尘都会打喷嚏,但是总之我鼻子过敏是不争事实。
这次尼,鼻涕是暂时止住了,但是有个新问题,就是之前我鼻子过敏爱打喷嚏。
清水鼻涕是没有了,但是动不动就打喷嚏,天崩地裂,口水鼻涕喷射,那个难堪啊。然后晚上只要躺下睡觉就有一个鼻孔会塞住,然后就会打喷嚏。
于是自己买了瓶鼻炎康片测试一下,症状缓解无效。
我开始怀疑,是不是我鼻子出问题了,引发器官性病变了,不要把慢性病拖成器官病变,于是迅速去三甲医院挂了耳鼻喉科,坐在椅子上拿着号码牌等着就诊。
这一点我觉得医院的就医环境很重要,有序的排队是大医院和小医院很大的区别,医疗资源暂且不说。一些小医院的排队就是乱哄哄的挤在候诊门口,插队什么时有发生。大医院稍微不同,在挂号的同时自动生成一个序列号,拿着号,在候诊厅听着广播看着显示屏,没有乱哄哄,也不用管其他,关注自己的名字和号码牌就好。一些小医院,时刻要提防插队的,偶尔有事走开下还得让陪同的人代替站队,一个人看病还真是不方便。有时候觉得,医疗器械的购买增强了医疗能力,但是,适当的软件投资改善下就医环境也是很有必要。
等到自己的名字和号码被显示,拿着病历本进去,详细描述症状和过往史,向医生咨询,医生做完必要检查说,没啥事,不用担心,过敏性鼻炎而已,开点外用的喷剂,小剂量的激素,再开点小剂量激素的口服胶囊就好,也不用抗生素,不是什么器官性病变,不用担心。
听到这里,做完检查,也就放心了。我问医生晚上睡觉鼻塞的事,医生说塞了用外用喷剂就好,没啥好办法。然后就是开药方
拿着处方,看了看药品名,有些常见的激素类品名,也就懒得去交费拿药,估计得一百多。
既然不是器官性病变,我也就放心了,然后开始回想,体表寒算是去掉了,但为何还老是动不动就打喷嚏,这不是感冒症状啊,也不是器官病变,不如做个试验测试下,也许是体表的寒入了体内。
于是把生姜红糖水改成干姜红糖水,解表改成暖中,一把干姜丢进去,小火慢慢熬,加点红糖增加口感,等干姜水温了再一碗干了,这又不是要发汗,太烫了就满身汗了,下午的时候,好一会没见喷嚏了,心里也就有数了。
晚上躺下也不鼻塞了。
早上起来喝完热粥再来了一碗干姜红糖水,到现在也不打喷嚏了。
路不同,医生用的是用激素压制敏感症状,然后身体自愈,我自己实验,换种方式让身体自愈。
一种是西方科学的化学元素疗法,一种是实验中药同种物质的不同形态下的效用,但是都是一个道理,激发身体自愈能力。没有褒贬之说,走的路不同而已,采用方式不同而已,能让身体治愈的都是好方法。也许很多人说,姜的某种化学物质治愈了鼻炎。可我觉得不是这样,生姜和干姜的化学物质无差异,但是中药却认为是两者不同物质,效用不同。有时候我觉得中医就是一种巫术。比如说吧,萝卜和人参,在西方科学的化学分析里,化学成分差异并不是很大,中医偏偏却把他们两弄的是相克。所以,用科学去验证巫术,我觉得何苦尼。
犯不着扬此抑彼,两条路同时发展壮大才是好事。都是对身体有益处,何必尼
|
|
梅颖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