铃尿球 发表于 2017-3-20 10:45:28

刺杀标兵王道明谈练刺杀术

在20世纪60年代初,全军热火朝天的大练兵年代,部队练兵场上,天天“杀声震天”,龙腾虎跃。天黑了,还有人摸黑练射击,瞄香火头,瞄院外城市的灯光,星期天也不例外。那时强调牢牢抓住不放的,有两个“雷打不动”:一个是“天天读”,读毛主席著作;一个是“天天练”,主要是练射击、投弹、刺杀、爆破和土工作业这五大技术。

在当时背景下,作战指导思想以发挥我军优势,强调近战夜战为主,所以步兵这最基本的五大技能,既是步兵士兵的主要训练科目,又是战术训练的重要基础。不分干部战士都要掌握,不光能掌握而且还要“过硬”。要“过硬”,就得天天练,只有天天练,才可熟能生巧,巧能生华。要求做到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冬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就这样练着练着,兵自己的感觉就不一样了。

这里要特别提及的是闻名全军的沈阳军区16军红三连班长、刺杀标兵王道明,他不仅五大技术样样精通,还练就一身的“刺杀”绝活。他个头不高,很壮实,刺杀如猛虎。在他上场刺杀的时候,那枪就像长在他身上一样运用自如,心智所到,枪就到,这种境界绝非一般人所能及。刺杀技术,是我军的传统优势。林彪曾经说过,不敢刺刀见红的部队,不是勇敢的部队。我刚当兵那会儿,听老兵们讲,华东野战军有个刺杀猛将,他可以凌空跃起,在脚尚未落地的刹那间,爆发三个“突进刺”,同时撂倒三个敌人。此招名曰“绝户枪”,招招见血,无人能以破解。

现在的王道明与老一辈军人不同处,他是内外兼修。不仅刺杀练得好,有绝招,而且熟读毛著,钻研兵法,坚持用辩证唯物主义指导训练刺杀技术,先后写了多篇有关“刺杀辩证法”的文章登载在《解放军报》、沈阳军区《前进报》上。后来他提为排长,不久又提为红九连的连长,那时他不过二十岁出头,是全军区最年轻的连长。他是在群众性的练兵热潮中脱颖而出的一把利剑,刚出鞘就非同凡响,闪烁着凛冽的锋芒,夺人目光。

1964年夏,王道明应邀去武汉军区交流刺杀经验,与汉口高级步兵学校刺杀教官对刺。这位教官是从战场上下来的,刺刀上见过血,虽然岁数大了点,但身高马大,技术又好,一般人都对付不了他。第一回合,双方初次交手,教官有点大意,王道明眼疾手快,一个突进刺把教官捅了一个“趔趄”,很多人都没看清他怎么出的枪,瞠目结舌,一脸疑惑。第二个回合,教官拿出绝招“防左刺”,这一招即使不能刺中,也能把对方的手打麻,甚至把枪打掉。没料到王道明放空了教官的的“防左刺”,乘其枪往左斜,胸部暴露的瞬间,迅猛回枪一个“突刺”,似乎一切都在不经意间,就一枪中的,全场爆发出巨大的掌声。第三个回合,双方都较上劲,要一决雌雄。练兵场上阳光烤人,“知了”在叫,两杆木枪不断地猛烈撞击着,发出的“啪”“啪”的声响。王道明以守为攻,眼看快退到场边上了,突然收住脚,正面顶住教官。那时,双方都企图用“防左刺”刺倒对方,“防左刺”是最叫劲的,这叫硬碰硬,没料到王道明臂力过人,一下把对方枪头打断了,顺势一枪就把教官刺倒,场上又是一片巨大的掌声。

军区首长为了进一步点验王道明的爆发力,安排他进行下一个项目:凌空刺纸条。王道明立即接过一杆56式半自动步枪,转身跑步至悬挂白纸条约一米处,立正,出枪,成刺杀预备姿势。枪刺是与枪连体的三棱刀,枪刺的尖像一字型改锥的头。大家围成一个大圈观看,只见王道明手持钢枪,专注沉稳,双目注视着白白的纸条,微风中,白纸条飘逸飞舞,忽左忽右,忽上忽下,全场鸦雀无声。突然,“杀!”“杀!”“杀!”一阵喊“杀”声过,飞舞的白纸条上密密麻麻地留下了一排刺孔。 “哗……”全场再次爆发出巨大的掌声。事后许多人试过,用各种尖刀去刺挂着的纸条,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因为纸条太轻了,一刺就飞,不管用多尖多快的刀,就是刺不上。即使偶尔刺中了,收刀不稳或慢了,也会把纸条拉断。这需要有非常猛烈的爆发力,还得稳,准,狠,把全身的爆发力全部集聚在刺刀尖这一个点上。


谈谈练刺杀 
沈阳部队某部红三连钢八班班长 王道明


《解放军报》编者按:王道明同志的《谈谈练刺杀》,是一篇好文章。他把毛 军事思想、唯物辩证法学得很活,用得很活。从这篇文章里,看到了我们部队几年来,响应军委的号召,活学活用毛 著作、突出政治、坚持四个第一的成果和水平;看到了我们的战士在毛思想的哺育下,是如何迅速、健康地成长!


究竟怎样在军事训练中活学活用毛 著作?怎样以政治带业务,以思想带技术?怎样把兵练得又红、又活、又硬?这篇文章作了很好的回答。如果我们的连长、排长、班长都能够照这样办,我们的军事训练就一定会创造出更好的成绩来。


这篇文章谈的是练刺杀,但是它不仅对刺杀、对军事训练有意义,而且对各行各业、对各方面的工作也有意义,都可以从中得到启示。
以前,我们班有的同志对练刺杀认识不足。思想不领先,刺杀就练不好。今年年初,我们参观了敌情展览,看到美帝国主义在我国周围搞了许多军事基地,形成了马蹄形的包围圈,妄想对我国发动侵略战争。美帝国主义这个反面教员,“教育”了我们。全班同志都说:“警惕性一分一秒也不能放松。”也有的同志说:“美帝国主义靠我们近点,也有好的一面,它要捣乱就好收拾它!”参观以后,每个同志的心里都烧起怒火,个个摩拳擦掌。寒冷的三九天,练刺杀练得满头大汗。可是,也有个别新入伍的同志却练得不大起劲,嘀嘀咕咕地说:“现在打仗主要靠原子弹、导弹,拼刺刀在现代化战争中不顶事,练这玩艺是‘瞎子点灯——白费蜡’,没用。”

有了问题,我们就坐下来讨论:现在打仗拼刺刀,到底顶不顶用?是敌人的原子弹厉害?还是我们的刺刀厉害?讨论会开得非常热烈。不少同志说:毛主席向来教导我们,要打人民战争,打近战,打夜战。一打起来,就冲到敌人跟前打,钻到敌人窝里打,绕到敌人背后打,敌我犬牙交错,他要扔原子弹,连他自己也“报销”了。原子弹威力再大,不能最后解决战斗。最后解决战斗,还是要靠政治,靠人的勇敢精神,靠拼刺刀、甩手榴弹。大家说:南越人民用竹竿、陷阱、“蜜蜂阵”、“射击器”这些简陋的武器,叫美国鬼子大吃苦头。青山一战,南越解放军冲到敌人营房里,用刺刀挑了一连美国兵。可见,最厉害的还是打近战,还是刺刀见红。经过讨论,大家思想更清楚了。美帝国主义最害怕人民战争,最害怕打近战,最害怕拼刺刀。我们就要拣敌人最害怕的办法打,打敌人的短处,发挥我们的长处。



我们还从连史和班史上懂得了拼刺刀、打近战,是我军打胜仗的好办法。我们连是红军连队,我们班是有战斗荣誉的班。从井冈山到志愿入朝作战,都是靠拼刺刀,靠勇敢杀出威风,用劣势装备打败了优势装备的敌人。

一九四三年反“扫荡”,在山东濮城以北的一次伏击战中,和一百多个鬼子、伪军激战了几个小时,用白刃格斗杀退了敌人。第二天敌人光拉走死尸就有四汽车。一九四五年攻南乐城,我们连三排在副连长张致祥率领下,冲入鬼子围寨内,与鬼子展开白刃战,把敌人压入炮楼内,全部歼灭敌人。当时我们八班长刘长亭和战士顾作标同鬼子顽强搏斗,七班“大老郭”一口气就拼死七个鬼子。一九四七年打郓城时,我们班在班长龚子美的带领下,担任主攻敌军整编五十五师指挥部的任务,激战一夜,打乱了敌人整个指挥机关,活捉匪首,为战斗胜利打下了基础,缴获山炮三门、汽车八辆等大批胜利品,战后被纵队命名为“龚子美英雄班”。**前辈的英勇战斗,使我们更加懂得了人民军队打胜仗主要靠政治,靠勇敢,靠拼刺刀,靠打近战。过去对付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靠这一手,今天对付美帝国主义还得靠这一手。






wangyangguang 发表于 2017-3-20 10:47:20

技术绝对顶,但是涉及一些历史事件的我需查证

舷肱洲 发表于 2017-3-20 10:47:28

精神是先决,基本功是基础,最后靠个人战术将之最大化。好文章。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刺杀标兵王道明谈练刺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