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陶压 发表于 2017-1-25 11:05:04

宫本武藏的空之道,并非龚空之道而是空明之道

宫本武藏的空之道,并非龚空之道,而是空明之道。这个空明,是经过一一定下心来,日夕勤练,不断打磨心性与头脑,不断扛打磨感应与目光。当你的精神一尘不染,当困惑的云雾一扫而空之际,便是真正的空明了。剑道的空,是一种自由无碍,清澈明澄的心境;临敌之际,不为环境所蔽,不为对方行动所蔽,不为自己感情所蔽,不为自己思考所蔽,而能面对一切的本来面目反应便是空的意思。


人生在世,每多白刃交加的处境,最怕是自以为知。
空的意思,亦可视为心境空明之意。空明的心境,自态如实地反映事物,直截了当地反应。泰戈尔的一首小诗这样写道 《人把灯放在头上,看到在面前的,只是自己的影子。》只看到自己影子的人,真是身处险境而不知险,,倘若误以自 己的影子为对手,只会如狗追自己的尾巴般的打转。动作不等于有效,有意义的行动,增加动作不等于环境改变。原来举目所看见者,皆是自己的影子在四周舞动,徒令自己头昏目眩。


宫本武藏的空,便是看清事物,看清人我,看清一切。然而,这种看透万物之末而直达其本的心境,却非一蹴即就。根据小山胜清的描述,宫本武藏於三十岁左右,亲身体会丸目藏人佐的众生之剑的境界后,便一直锲而舍地以剑道探索生命之道,希望接通生命之源。小山胜清这样写宫本武藏五十岁时的自述 《这以后,我便以彻斋的这一境地作为自己的修行目标。终於,我得到剑技绝妙的称誉,且自信为天下无敌,心自然而然提高了,只是怎么也可不开最后的铁门。》我这几年来的苦闷,便是为此。深夜里,我曾想到自杀,我的学画,研读汉文和各种书籍,也为的是想借旁的力量,打开这扇铁门。》


武藏的剑是探索生命之剑,而万法之本在《岩盘之身》,亦即不动心之体现。如何才能不动如山呢?还是一个平常心,与合气道宗师植芝盛平教导王贞治一样,宫本武藏仍著重《等待》的学习。久等而不燥,殊非易事。两人握刀对峙,胜负生死决於一线,双方皆在等候最佳时机,亦即对方稍有松懈的一刻,便是全力出手之时,若无平常心之保持,自难掌握这稍纵即逝的电光火石一刻。


平常心不但视等待为平常,更让我们一刹那中发出全力一击。这不思生死,直率反应,便是无心,便是平常心。岩盘之身,便是如此修来。似平常心面对万物者,自无等与不等之分,自亦没有等待或失望之苦。等待者本处於被动地位,处境不佳;但善守者,又或平常应对者,便能转被动为主动,更准确来说,没有了主被动分,只是自然反应而已。


二天一流
二天一流中所谓“二天”就是指“二天晒日”(《五方之太刀道序》)之意,指的是太阳和月亮:即阴与阳,也就是象征对立的事物。世界一切都是由相对事物组成,由这些相对事物相互浸透而使所有事物发展统一,生成新的事物。二刀的技法简单的讲就是统一左右两手的大小二刀的动作,由此达到战胜对手这一目的。由这对立的二极升华统一而发展这个事实,不但是剑术,甚至是“世界之理”(武藏书状),因此命名为“兵法二天一流”。



郑真茹 发表于 2017-1-25 11:05:13

没有主被动分,只是自然反应。就是身体条件反射。炼神还虚境界。

欲贺 发表于 2017-1-25 11:05:22

两人握刀对峙,胜负生死决於一线,双方皆在等候最佳时机,亦即对方稍有松懈的一刻,便是全力出手之时,若无平常心之保持,自难掌握这稍纵即逝的电光火石一刻。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宫本武藏的空之道,并非龚空之道而是空明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