烩疼 发表于 2016-11-28 09:17:38

浅说形意拳的硬崩摘豆角和起落钻翻

起横落顺,起钻落翻,是形意拳的技术,领劲都是从横起始回丹田是化,后手落顺是打。起钻领劲落翻是化打合一。至于前一句我认为是山西方言,是相近发音不是这些字,后人记载文化水平不高造成的错漏
举个例子,心意拳串拳和追风赶月把,形意拳的蛇形,出拳为钻,拳落空,翻为肘打,这就是起落钻翻
起是打,落也是打,钻为打,翻也是打,不过是三节的运用转换,需要身法追上
我们都知道,人搬重物时靠近丹田最得力,拧瓶盖时抱在丹田出才有最大的拧劲,这是人体结构。所以形意拳前手落回丹田,后手出击时才有拧劲。
所以横顺和钻翻都是两手劲力的转换,这是只有形意拳才有的技术
在举个例子,八卦掌单换掌是一次劲力的转换,双换掌是完成两个劲力的转换,形意拳的钻翻就是顺人之势,两手三节完成两个劲力的转换


僻崤 发表于 2016-11-28 09:17:53

不是说手起而钻,手落而翻,起是横之始,落是顺之终吗?还有,哪那么多大道理,只是说,起的时候钻,速度快,穿透力大,近身容易用,落的时候配合着步法,手一翻,尾闾下垂,如千斤坠般造成很大杀伤力吗?

命伶 发表于 2016-11-28 09:18:00

不是硬崩是硬棚。心里知道是笔下之误,可保不其怂人找茬,说领导没文化。

鼠偿 发表于 2016-11-28 09:18:11

所以说他就是各种拳之间瞎套弄啊。估计自己也搞不清到底是怎么回事吧

一犷代 发表于 2016-11-28 09:18:23

拳谱不一定就完全正确,现在的也不一定比过去的差,秘手不一定就不如拳谱,因为很多秘手都不会写入拳谱,比如靠墙蹲,练过吗?那是练腰的,武术讲究博采众长,融会贯通,而不是死记硬背,理论需要实践,拳谱是参考,人体的结构很多需要自己去摸索,练功夫讲究一个顺字,感觉对了,怎么打都得力,相信自己的,也能容得下别人的,实在看不惯,就讲手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浅说形意拳的硬崩摘豆角和起落钻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