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偿 发表于 2015-10-24 09:00:23

拳术修练的目的

拳术修练的目的 拳术修炼的目的,是为了培养真正的武士精神。武士并非只在过去存在,在现在乃至未来依然会存在,因为只要有人存在,人的尚武精神就会存在,只要尚武精神在,就会有成千上万的人们群起实践。 我们说“拳禅一如”,就是承认拳术与禅修有着天生的一体性,无论对于人与世界的认识,还是表达实践的方法,以及相互印证的精神实质,都存在着相连一体的默契。但是,抛开一切有形有质的东西之后,拳与禅所面临的只有一个共同的问题——即如何超越生与死的界面,去把握生命的真实与现实的人生?所不同的是,拳更加关注生,而禅更加关注死。所以一位日本剑圣曾告诉他的弟子:“你在我已经学会了如何求生,现在你应该去修禅,因为那有助于你理解死。”是的,死的问题是需要理解的,死决不是一个简单的生理问题,理解了死,才能更好地生。 所谓“拳术”的实质,正是帮助你在体认恐惧的同时感受恐惧的来源,只有在不断地体证、反思以及痛苦、彷徨之后,你一接触禅,就会立即感受到它那寂然不动的力量,立即明白原来你恐惧的来源就是对于生命的挂碍。解决了挂碍便解决了恐惧,解决了恐惧便解决了得失,因为人类的得失也是基于生命的挂碍,无挂碍亦无得失。超越了生死得失的人是什么样的人?是纯粹的人;是可怕的人;是一前、难以竭制的人;是不计名利、敢做敢为的人……而所谓“拳术的战斗力”(即世俗的“能打不能打”的问题),不过是这种人身上强大自信的必然衍生而已,是完全不需要讨论的问题。 实际上,让人真正佩服的,大多来自于人格的魅力与力量,暴力从来就没有真正征服过人性。一个超越生死、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人所具备的清逸大勇,那种超然脱俗的力量让你一接触便难以产生战胜他的信心,更多的是发自心底的亲切、宁静以及惺惺相惜、断头可交的英雄情怀。 这就是一个活脱脱的武士,一个过去、现在、未来都生活在人们中间的别具一格的人。真正的武士以其超然的情怀投入热切的生活,以自身的实践感召着人们——理解了死才能更好地生;死亡不过是我们另一个家园,视死如归的人才能获得真正宁静、平和、幸福的生活; 真正的武士是不怕死的,不怕死的人还会怕生活的艰难、险阻吗?一个“死犹不惧岂辞生”的人,必然会担负起一种责任——为人群谋福祉,为亲人谋幸福。 无论哪个时代,自信都来源于对于自身智慧的感受,而不是暴力的增强,只有鲁夫莽汉、杀手屠夫才会津津乐道于他们的残忍和暴虐,但他们不是真正的武士。 武士的自省、自律以及“拳禅一如”的长期修行,使他们时常能够感受到来自自身的智慧的震撼。所以,他们总是沉着而自信地生活,不怕困难,不避挑战,默默无闻地锻造自己的能力,有准备地应对与解决问题。 他们快乐、他们幸福;他们智慧、他们自信;他们理解世界、他们理解生活、他们理解生命;所以他们充满活力、他们充满爱心;他们充满积极向上的力量;他们不光成就他们自己,而且在成就自己的同时成就别人,成就世界。——这就是武士,拳术的主宰!——这就是武士精神,拳术的灵魂!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拳术修练的目的